快訊

北捷府中站落軌!23歲女爬月台門遭撞 送醫宣告不治

賣完大哥賣二哥?傳郭智輝5月赴美宣布「美聯電」 經濟部回應

美對等關稅衝擊 張鴻仁獻籌碼:FDA核准藥品免重複審查

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表示,政府談判勢必須要籌碼,美國藥界實力強,建議我國可將美國食藥局(FDA)核准藥品,入台時不必再經衛福部食藥署審查作為誘因,此舉也可避免國內重複審查,並加速病人用藥,是貿易戰中雙贏局面。本報資料照片
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表示,政府談判勢必須要籌碼,美國藥界實力強,建議我國可將美國食藥局(FDA)核准藥品,入台時不必再經衛福部食藥署審查作為誘因,此舉也可避免國內重複審查,並加速病人用藥,是貿易戰中雙贏局面。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祭出32%關稅,暫時排除半導體、鋼鐵業,並預告下一波將納入藥品。行政院長卓榮泰對外表示將積極準備,提出880億預算協助國內企業。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表示,政府談判勢必須要籌碼,美國藥界實力強,建議我國可將美國食藥局(FDA)核准藥品,入台時不必再經衛福部食藥署審查作為誘因,此舉也可避免國內重複審查,並加速病人用藥,是貿易戰中雙贏局面。

本次事件非台灣首次面臨貿易挑戰。張鴻仁表示,1992年美國政府曾提出「301條款」,要求台灣簽署「醫藥品專利回溯保護協定」,否則將祭出高關稅等制裁措施,我國迫於國際壓力,不得不簽署,但當時政府利用機會,進行國內藥品品質改革,要求學名藥上市必須進行生物等效試驗,後續促成學名藥改革,國內人體試驗量能也大幅上升,「阻擋不了國際壓力,但達成內部改革。」

張鴻仁表示,目前美國藥品進入台灣,即使已在FDA審查獲准上市,仍要經過我國食藥署審查並核准才能上市,一項藥品從美國FDA核准上市,到台灣完成查驗登記,平均要花費1年時間,反觀新加坡作法,美國FDA核可的藥品,該國政府採不必審查,直接核准上市,貿易談判需要籌碼,建議借鏡星國作法,提供美國誘因,且對台灣民眾反而有利,可提升新藥在台上市時間。

「台灣民眾直接使用美國藥品,民眾、臨床醫師不會不放心。」張鴻仁表示,台灣是很小的國家,用藥市場也小,不像中國、日本,可要求美國藥品上市前,要再次進行人種臨床試驗,目前國內藥品審查作法,也未要求重做大規模臨床試驗;美國FDA編制達1萬6千餘人,半數是醫師科學家,實力堅強,國內藥品審查人力有限,不及美國百分之一,「不必浪費菁英人力重複審查藥品。」

美方下一波對台關稅課徵項目,將納入藥品。張鴻仁表示,國內生技醫藥產業並非「輸美大咖」,預期不會對整體產業造成重大影響,但對於個別生技公司仍會有所波及,舉例來說,代工原廠藥品或醫材的台灣工司,就可能因關稅課徵,與國外原廠洛德兩敗俱傷情況,不過實際狀況仍因個別產品而異。

卓榮泰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美國32%關稅 政院祭880億挨批灑幣 侯友宜:杯水車薪

瑞士「對美零關稅還創50萬就業」照樣被課重稅!手表、巧克力業全遭殃

美對等關稅衝擊 張麗善:不要將有利的都拱手讓人

要蕭美琴致電川普溝通關稅 張啓楷:不是跟美關係很好?

相關新聞

與會名單曝光!商討川普關稅戰 賴總統急召科技業大老開會

為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賴清德總統5日在官邸與國內企業界代表會談,從中交換意見以及商討對策,並且針對未來情勢發展...

賴總統邀產業代表談關稅衝擊 與會者認同「謀定後動」

美國將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今下午邀多位ICT產業代表在官邸會談。據了解,與會者認為,目前儘管各國因應方法...

關稅衝擊民怨沸騰…綠營續催連署罷免 柯志恩批:正事不做像著了魔

美國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遭受關稅衝擊傳統產業、代工業哀鴻遍野,做為執政黨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未談關稅,而是發罷免文...

向政府獻策9招救台灣 趙少康:用外匯存底助廠商度難關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提出880億紓困的紓困方案。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表示,88...

賴清德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毛巾惹議 周春米:3/26即錄製

今年台灣祭音樂活動,屏東縣政府事前邀請總統賴清德錄製影片,在演唱活動與樂迷打招呼,當時賴高舉「至少我們還有音樂」毛巾,在...

美課重稅 「大學姐」林筱淇提5點因應喊:快點醒醒啊!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台灣課32%關稅,政治評論員「大學姐」林筱淇今臉書貼文表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台灣造成巨大衝擊,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