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檢調大搜索 朱立倫:賴清德只差一步就宣布戒嚴了

我列美第一波談判名單 機械業喊:對政府有信心!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我產業,賴清德總統今到台中與25家中部機械業廠商座談。記者趙容萱/攝影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我產業,賴清德總統今到台中與25家中部機械業廠商座談。記者趙容萱/攝影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我產業,賴清德總統今到台中座談,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理事長莊大立對賴清德抱怨,台灣機械產業對美國是順差,卻面臨對等關稅,承受非戰之罪,產業界很怕「最後一根稻草」,聽到我列美第一波談判名單,他引用前總統、談判專家蔡英文一句話「我對現在的政府有信心」。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起展開產業之旅,賴清德總統今到台中,與25家中部產業界代表座談,包括莊大立、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文恒、三鋒機器總經理郭璦玫、百塑企業總經理吳正煒、台灣麗馳董事長胡偉華、大光長榮總經理王志盟及達佛羅董事長張錦鋒等人。

莊大立代表產業界發言時,開頭就向賴清德表示,「在我致詞前,這次真的要抱怨一下!」這次美國對等關稅,最主要是報復貿易「逆差」,可是台灣的機械產業對美國是「順差」,卻要面臨32%的對等關稅,遠高日韓等競爭對手國,承受「非戰之罪」。

莊大立指出,台灣機械產業經過這麼多年不景氣,以及不公平競爭,機械產業經營辛苦,再加上美對等關稅下來,產業界真的很怕「最後一根稻草」;他強調,美對等關稅對台影響,絕非單一銷美國,影響是全世界的,台灣也有銷很多機器到東南亞、大陸、日本等,當地廠商因為美對等關稅影響銷美產品,就會影響對台灣的機器採購,影響是全面的。

莊大立呼籲,政府應盡速與美國協商,爭取零關稅或降低關稅門檻,尤其要盡量避免關稅高於日、韓等競爭對手。另外應盡力爭取是否有機會與美國建立合作代工模式或邀請美商來台生產模式,運用既有製造業基礎,達成雙贏;大陸面臨美國高額關稅,未來可能會引發其產品「洗產地」的情況發生,業界會配合政府一起嚴密管控,杜絕藉由台灣洗產地情況發生。

莊大立說明,前總統蔡英文是談判專家,現在國家要與美談判,他特別引用蔡英文的一句話「我對現在的政府有信心」,所以說,「我對賴總統領導的政府有信心」,但也希望政府在與工具機整機廠座談時,也不要忘了照顧台灣工具機60公里黃金縱谷的所有小型協力加工廠,因為他們是台灣產業的基礎。

郭璦玫建議政府,擴大國內工業內需市場,活絡經濟發展前景下,工具機及機械的獎勵投資應該放寬,不要設限於智慧機械,讓有需求的機器設備都能蓬勃發展。另外也應提高投資抵減比例到25%,民間的投資意願與力道會增加不少。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我產業,賴清德總統(中)今到台中與25家中部機械業廠商座談。記者趙容萱/攝影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我產業,賴清德總統(中)今到台中與25家中部機械業廠商座談。記者趙容萱/攝影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理事長莊大立。記者黃仲裕/攝影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理事長莊大立。記者黃仲裕/攝影

川普 關稅

延伸閱讀

賴清德不對美關稅報復 民調44%支持、41%反對

影/和廠商座談 賴清德喊話「台灣是應變最快的國家」

總統賴清德:台灣已列入美國對等關稅 第一波談判名單

批賴清德「脫中入北」說 朱立倫酸:想「脫中入美」?

相關新聞

美將開徵半導體關稅 醫師:川普打臉自己急找台階下

美國暫時豁免手機、電腦等相關產品關稅,醫師沈政男今天表示,這是川普向現實妥協,但又必須護著面子,自找台階下的說法。但行政...

880億元特別條例 政院:觀察情勢發展 最快17日出政院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行政院推出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預計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閣揆卓榮泰表示,行政院會最快17日通...

賴投書外媒 提「台灣投資美國隊」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賴清德總統投書彭博社,提出台美零關稅、增加美國進口和軍購、增加對美投資、取消所有非關稅貿易障礙等四...

卓揆報告川普關稅對策 立委批傲慢空洞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內產業,賴清德總統昨表示,政府提出對美關稅五大對策,是全世界最完整的計畫。對此在野黨立委批評,賴總統稱...

對等關稅我已列美第一波談判名單 賴清德籲:朝野支持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衝擊我產業,賴清德總統今到台中與25家中部機械業廠商座談。賴清德說,我現階段是美國政府列入第一波談判...

藍提關稅對策 籲開國是會議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邀十五位藍營縣市首長共商美國關稅對策,會後發表四點聲明,包含紓困優先,擴大規模到兩千億;擴大內需,觀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