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頻暴衝、央行力守30元大關!想撿便宜 該搶美元或日圓?

新台幣5日盤中一度狂升4.7%,見到29字頭,刷新歷史漲幅紀錄,終場驚險守住30元大關。遠見記者/黃菁慧攝
新台幣5日盤中一度狂升4.7%,見到29字頭,刷新歷史漲幅紀錄,終場驚險守住30元大關。遠見記者/黃菁慧攝

新台幣5日盤中一度狂升4.7%,見到29字頭,刷新歷史漲幅紀錄,終場驚險守住30元大關!民眾趁台幣漲勢兇猛,瘋搶便宜換匯,讓多個銀行App大當機!現在該買日圓或美元?專家說考量「這件事」更重要。

究竟是哪股神秘力量,竟能讓多家網銀App同時當機?5日新台幣上演驚人的「暴力升值」,盤中狂升4.7%,一度驚見29.59價位!新台幣強勢匯價引發民眾瘋搶換匯潮,卻驚見多家銀行App接連當機。原來,是兌匯需求激增,導致系統流量暴衝、超過負荷,造成無法登入的情況。

5日下午四點收盤,新台幣力守30元大關,終場收在30.145元,升值9.19角、升幅2.96%。在央行很可能驚險出手護盤的情況下,新台幣匯價仍然創下近三年來新高。

新台幣剎車壞了?一路升破三道整數關卡

踏入5月,新台幣升勢氣勢如虹,已連續突破32、31乃至30元等三道整數防線。此輪強升主因之一,可能與美國政府與主要貿易伙伴協商關稅,並施壓要求對方貨幣升值有關,進一步引發市場對台幣升值的強烈預期心理。市場普遍認為,在美國財政部即將公布匯率報告之前,台灣央行對壓抑台幣升值顯得更為保守。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上週五(5/2)才創下央行有統計以來的單日最大升幅、升逾3.07%、暴漲近1元。5日在市場情緒延燒下,新台幣開盤即升值1.54角,以30.91元開出,並在外資熱錢持續湧入的推波助瀾下,一舉突破30元大關,甚至見到29.52價位。不少網友驚呼「又一次見證歷史」、「台幣剎車壞了,大家坐穩!」

除了美元出現「甜甜價」,新台幣強升也牽動日圓匯率變化。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下探至0.20元,來到近10個月來最低點。以10萬元台幣計算,較半個月前可多換超過5萬日圓,讓有出國需求的民眾感受到實質匯差優勢。

在美元與日圓「同步破盤」的吸引力下,民眾湧入各大銀行搶匯,終致多家網銀App系統不堪負荷、災情頻傳。

如今,外匯市場熱度急升,投資人與旅遊族群也開始思考:現在,是兌換美元或日圓的最佳時機點嗎?

專家:換美元或日圓?「這件事」比匯率重要

專家指出,在全球貨幣政策仍充滿不確定性的此刻,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考量「用途」比「匯率」來得更重要,是要搶便宜旅費,還是長期資產配置?必須搞清楚換匯目的與風險承受能力,才是關鍵。

由於目前整體國際情勢仍混沌不明,關稅大戰尚未落幕,若是避險需求升溫,日圓匯率還是會升值。

若是出國旅遊用途,對於想去日本旅遊的人來說,現在的匯率是這十年來數一數二的甜蜜點,尤其國人高度喜愛日本,暑假假期將至,若是已確定行程的人,可直接一次兌換足夠;若還沒確定出發日期者,可以分批換匯,鎖定成本。

至於長線投資用途,美元近期雖然轉弱,但身為儲備貨幣,中長期仍是資產配置的核心。

特別是有美股、ETF、海外基金等長期投資規劃的族群,建議可採「定期定額」或「分批換匯」的策略,降低進場成本;不需追求最低點,而是尋找合理區間慢慢進場。

(本文出自2025.05.05《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匯價 台幣匯率 日圓匯率

相關新聞

「雙標」!新台幣急升市場震盪 網紅陳沂:馬英九時一定被罵翻

新台幣從上周五開始強勢升值,急升引發市場震盪,5日匯率一度升破29.6元大關,創1988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幅,儘管6日匯價...

台幣強勢升值 楊金龍支支吾吾…藍議員:賴清德須給人民答案

新台幣從上周五開始強勢升值,甚至還有網傳台幣兌美金匯率恐升到13:1元。對於台幣強勢升值,國民黨北市議員李明賢認為,央行...

台幣匯率狂升 主計總處:有助降低國內物價、需時間傳遞

行政院主計總處7日發布2025年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03%,漲幅雖較3月收斂,但外食費漲3.48%,...

亞幣升勢旺…是美國施壓的? 一文看懂南韓央行總裁在說什麼

亞洲貨幣兌美元最近全面走升,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6日表示,美國政府施壓亞洲國家讓本國貨幣升值,是韓元等亞幣持續走升的原因之一,引發軒然大波。對此,「韓半島新聞平台」將外媒消息翻成中文,呈現李昌鏞「坦言美國施壓」恐為一場誤會。

新台幣強升 吳東亮:升值不是壞事但清楚趨勢較安心

新台幣匯率5月初強升,引發市場震動。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匯率是雙面的,升值對外銷不利,但有利進口商,...

企業遇關稅和匯率雙面夾擊 知名航太二代:市場已重新洗牌

台灣企業接連遇到美國對等關稅和匯率遽變的雙面夾擊,許多人都為企業經營擔憂,看在航太機械業者黃呈豐眼裡,只要企業保有「韌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