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李多慧首度用全中文拍片自稱「李多黑」 未來還打算在台灣買房

沈慶京捐210萬盼回復京華城樓地板面積 朱亞虎認行賄

印巴局勢緊張!巴基斯坦啟動國家安全程序 防長警告:隨時爆發核戰

喀什米爾邊境激烈交火 印巴武裝衝突歷史回顧

印度與巴基斯坦今天沿著存在主權爭議的喀什米爾邊境激烈交火。新華社(賈韋德·達爾攝)
印度與巴基斯坦今天沿著存在主權爭議的喀什米爾邊境激烈交火。新華社(賈韋德·達爾攝)

印度巴基斯坦今天沿著存在主權爭議的喀什米爾邊境激烈交火。印方表示,針對包含「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的9個地點展開襲擊。兩個核武鄰國的緊張情勢急劇升級。

法新社報導,印度今天朝宿敵巴基斯坦發動飛彈攻擊,引爆這起最新危機,隨後雙方據報都有人員傷亡。伊斯蘭馬巴德表示,有6個地點遭攻擊,造成8人死亡。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Indian-administeredKashmir)4月22日發生26人死亡的近年來最嚴重平民攻擊事件。新德里指控伊斯蘭馬巴德提供支持,遭到否認。

自1947年分治以來,印、巴發生過數次衝突,從小規模戰鬥到全面戰爭都有。

1947年印巴分治流血衝突和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7年8月15日,持續兩個世紀的英國統治結束時,這個次大陸分裂為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以及穆斯林占多數的巴基斯坦。

以宗教為裁尺的快速簡單分治作法引發流血衝突,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00萬人,並有1500萬人流離失所。

喀什米爾大君當年起先針對接受印度或巴基斯坦統治猶豫不決。在遭遇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攻擊後,喀什米爾大君尋求印度協助,引爆第一次印巴戰爭。

在聯合國調停下兩國於1949年1月正式停火,並在喀什米爾劃定長達770公里的停火線。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

1965年8月,巴基斯坦入侵印控喀什米爾,引發第2場戰爭,造成數千人喪命,之後在蘇聯與美國居中斡旋下,雙方於同年9月達成停火。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和孟加拉獨立

1971年,巴基斯坦對當今的孟加拉部署軍隊,鎮壓獨立運動。巴基斯坦自1947年以來統治時為東巴基斯坦(East Pakistan)的當地。

9個月的衝突估造成300萬人死亡、數以百萬計民眾逃到印度,後來以印軍入侵東巴基斯坦,促成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成立告終。

1989年以來喀什米爾起義

印度統治在喀什米爾引發民怨沸騰,自1989年爆發起義活動後,數十年來已有數以十萬計士兵、叛亂分子與平民喪生。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資助叛亂分子,協助提供武器訓練。

1999年卡吉爾戰爭

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攻占印度在喀什米爾卡吉爾(Kargil)山區的高地哨所。

當時情報顯示,伊斯蘭馬巴德已將部分核武庫部署到更靠近衝突地區,深感不安的華府因此大力施壓,促使巴基斯坦讓步。持續10週衝突造成至少1000人死亡。

2019年武裝衝突

印度安全部隊車隊在喀什米爾普爾瓦馬(Pulwama)遭遇自殺攻擊,造成40人死亡。

當時忙於國會大選的印度派戰機對巴基斯坦領土發動空襲,目標鎖定據稱的武裝分子訓練營。

一架印度戰機在巴基斯坦控制的領土上方被擊落,遭俘虜的飛行員於數天後獲釋平安返印。

印度 巴基斯坦 戰爭 衝突

延伸閱讀

57架國際航班在領空 印巴空中交通大亂畫面曝光

印度得知將再遭攻擊 先發制人轟巴基斯坦恐怖分子

印度、巴基斯坦局勢升級 陸外交部:對目前事態發展感到擔憂

3架法製飆風墜落!巴國擊落印度軍機 傳中國殲-10CE立功

相關新聞

巴基斯坦啟動國家安全程序 防長警告:隨時爆發核戰

每日郵報報導,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Khawaja Asif)7日就印巴緊張局勢發出強烈警告,他表示若衝突持續升級,恐...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印巴戰機激戰逾1小時 這原因成衝突降溫關鍵

印度7日凌晨空襲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等地9處地點,巴基斯坦反擊並擊落5架印度軍機,其中包括3架法製「飆風」(Rafal...

核武國家印巴對峙情勢升高!專家警告:沒有誤判空間

印度於5月7日發動「辛杜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後,南亞兩個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再次處於一觸...

印巴劍拔弩張 Meta封鎖印度穆斯林新聞IG帳號

印度與巴基斯坦的敵對態勢升級,知名的穆斯林新聞網站@Muslim的帳號註冊者今天表示,Meta應印度政府要求,封鎖@Mu...

【重磅快評】跨空域、跨視距、跨國境--印巴空戰的劃時代意義

印度軍方六日對巴基斯坦發動軍事行動,巴基斯坦隨後宣稱擊落五架法製、俄製印度戰機和一架無人機,印度隨後也承認損失了一架法製...

巴基斯坦副總理證實 殲-10戰機擊落印軍法製「陣風」戰機

印巴局勢緊張,印度空軍於當地時間7日凌晨發動「辛多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對巴基斯坦境內襲擊。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