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發現金竟成詐騙陷阱 金門警籲不要亂點連結
立法院在本月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確定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成為國人關注焦點。不料,詐騙集團動作更快,當晚即搭上政策熱潮,透過簡訊及通訊軟體大量發送假冒申請連結,誘騙民眾上鉤,已知目前已有台灣民眾受騙,金門縣警局也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切勿點擊來路不明的簡訊連結,以免成為詐騙受害者。
警方指出,詐騙簡訊常以「去年稅收超徵5283億元,全民普發1萬元」為開場,搭配申請連結,誘使民眾點擊,民眾只要點入後,畫面轉跳至仿冒政府機關的網頁,要求輸入個資、帳號、甚至OTP認證碼,一旦資料輸入,民眾帳戶就可能立即遭盜領,損失難以挽回。
根據165反詐中心統計,政策通過不到48小時,全台已有多起民眾報案受騙。縣警局強調,政府如有現金發放政策,一律透過官方網站、新聞媒體與各級公部門公告進行宣導,絕不會主動發送連結要求登錄資料。民眾應謹守「不明簡訊不要信、不明連結不要點、不明網頁不要填個資」的三不原則,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
金門縣警局長黃壬聰呼籲,面對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民眾可訂閱「165防騙宣導」LINE官方帳號,隨時掌握最新詐騙案例。在轉帳、填資料前多一分查證,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詢,或通報110協助警方調查。防詐最重要的是「及早警覺」,全民一起斷開詐騙連結,守住荷包安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