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南漂族落地生根 學歷薪水高成「恆春天龍人」?

核三廠員工約一成是恆春在地人,其餘多為「南漂族」,且幾乎都在恆春落地生根,他們具高專業知識,薪水比一般居民高,但長年處於封閉的工作環境,易被視為「恆春天龍人」,在國境之南成為另類的存在。
被戲稱為「末代廠長」的核三廠長高起,1984年進入台電,首站分發核三廠,一待40多年。他猶記得當初從台北提著行李隻身到核三報到的忐忑畫面,一路走來見證了恆春的變化及台灣核電技術的進步,如今卻要負起核三停機除役責任,感慨萬千。
陳姓員工雖退休5年,對核三廠仍有很深的情感。他25歲起到台電工作,中間待台北3年,其他35年都在核三度過。婚後太太跟著請調到恆春教書,夫妻在恆春成家立業,成為道地的恆春人。
他說,剛到核三時周邊還沒什麼開發,南灣只一家麵店、一家海產店,墾丁沒什麼遊客,許多道路是為了要讓大型機具進駐興建核三廠才舖設,建廠時幾千人投入,運轉後員工都在恆春生活、消費,為恆春帶來繁榮。
「核電員工跟大家都在同一艘船上」,他說,國際對核能安全有一套機制,台灣相關法令嚴謹,又有核安會等機關每日緊盯,雖曾發生事故,但核三員工兢兢業業做好核安,層層保護下,不致釀成大災。
核三廠所在的恆春鎮南灣里,里民擁核、反核都有,里長葉啟俊表態支持核電,但強調不是「無腦擁核」,他認為核電是專業問題,不該流於民粹。近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正案,可讓政府更有彈性,當綠電等其他發電無法補上核電缺口時,可回歸使用核電。
葉啟俊說,過去核三廠發生大小事故,雖不致到輻射外洩,卻也嚇壞當地人,但歸根究柢是核三廠資訊封閉所致,並非技術層面問題。現在許多先進國家仍在使用核能,台灣在核能這塊應該也不輸其他國家。
另名退休人員表示,曾有人舉日本福島核災為例,萬一天災導致核能事故,台灣躲得過嗎?他認為,福島電廠是私人公司,廠方擔心斷然處置會損及公司利益,一拖延才使災情惡化;但台電是公家單位,若發現類似事情一定壯士斷腕,不可能放任輻射外洩發生,兩者立足點不同。
王姓居民則反核,他指出有些恆春人視核三廠為「恆春三害」之首,核三出事時大聲叫罵,除役前夕卻表現得「依依難捨」,根本是人格分裂。恆春斷層就在核三廠門口,外地人需要便宜的電,卻用恆春人的命去換,有些恆春人還拍手叫好,讓人費解,其中關鍵因素就是「錢」。別小看台電回饋金,這足以收買人心,一般百姓只要聽到沒有回饋金,一定馬上支持核三延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