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換照是虛幻的安全保障 醫揭反而讓長者更敢上路

新北市三峽昨天發生重大車禍,78歲余姓男子駕駛自用房車高速行駛,並撞上前方等紅燈的機車,再闖紅燈撞上正在過馬路的學童,造成3死12傷。醫師沈政男於臉書表示,他提過一個理論,也寫在報紙,但沒人在意,2017年高齡換照施行後,老人家騎機車車禍死亡人數明顯逐年攀升,自撞及與他人相撞都是如此。
沈政男說,三峽這起車禍很恐怖,從一些影像可以看到,等在路口最旁邊的機車騎士,轉頭看一下左邊的騎士,然後旁邊那個騎士(後座似乎載人),就被撞飛撞爛了,生死就是一瞬間。且撞上機車之前,先斜撞一輛單車還是機車,撞得翻倒在路旁,再直衝路口,顯然完全沒有減速。
沈政男指出,目前開車車禍,沒有高齡統計,但原理應該與機車類似,理論應是高齡換照,給了一種虛幻的安全保障,好像自己開車有經過認證,於是更敢開、更想開,然後車禍就增加了。要驗證這個理論,可以做一些其他調查,不會很困難,但看不到有誰注意到這個現象。
事實上,這幾年喧騰的行人死亡議題,也以高齡死亡居多,占7成以上,但防治上沒有以高齡交通安全為焦點。沈政男提醒,超高齡社會下,交通問題就是高齡交通問題,其他都是次要的。
沈政男說,老人家不只騎車開車,甚至走路,都容易出車禍,且他們不騎車開車,去坐捷運、公車,比起年輕人困難太多,等於有車禍的雙重危險因子。交通問題,歸根結柢就是高齡照顧問題,但台灣社會沒有能力看出這樣的本質。
在日本三天兩頭就有老人家開車撞死人,撞陌生人、撞老伴都有。台灣,也慢慢走向那樣的社會型態了,然而,大家對高齡照顧,並不太在意,你看世壯運的新聞就知道,顯然就是一個沒有高齡照顧意識的社會。
沈政男說,正確做法,應該是鼓勵老人家繳回駕照,而不是鼓勵他們去換照。問題是,沒騎車開車,許多老人家就好像沒有腳一樣,因此,配套的大眾運輸要做好。但你看,博愛座說要改成優先席,肚子痛就可以坐,根本完全沒有高齡照顧意識,而且講了半天,到現在也沒有下文。
沈政男認為,「顯然,整個國家社會,關於民生問題與對策的分析能力,弱到難以想像」,政府與民間都是如此。更不用談政治問題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