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傳汽車暴衝車禍!台南玉井休旅車衝撞行人 釀1死1傷

賴總統520演說未談兩岸 僅回應媒體「樂意交流合作」國台辦說話了

三峽車禍遇死劫 2學生、機車騎士相驗結果均為「外力撞擊致內臟破裂」

三峽車禍釀創傷 心理師:過度曝露衝擊畫面恐現「閃回」

三峽昨晚發生重大車禍,學校前堆滿零食與花束紀念死者。記者李定宇/攝影
三峽昨晚發生重大車禍,學校前堆滿零食與花束紀念死者。記者李定宇/攝影

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旁昨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人傷的悲劇,發生時間恰逢放學,不少學生、家長目睹事故現場。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表示,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出現情緒波動、失眠、惡夢、食欲不振、身體緊繃,甚至出現「閃回(flashback)」即─反覆浮現事故畫面片段或情緒過度警覺 (Hyperarousal)狀況。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陳劭旻指出,不僅是在現場者受到直接衝擊,就算是透過影片看到現場狀況,都可能會有創傷反應,破壞原有安全感及情緒穩定,建議家長不要讓自己和孩童過度曝露在衝擊畫面力,也要觀察孩子是否出現上述症狀情緒波動、失眠、惡夢等症狀。

另外,由於本次事件是車禍,陳劭旻說,創傷反應體現在部分民眾身上,可能在過馬路、搭車等情境會焦慮、退縮,兒童也可能出現退化行為,如哭鬧、尿床、過度依附等。

陳劭旻建議,若發現情緒受影響,可讓自己知道有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允許自己有情緒反應,並且找一些方式讓自己安定身心,如跟認識的朋友抒發,或者繼續維持原本的生活,通常會在一段時間後逐漸回到原本的狀態。

諮商心理師黃子柔說,孩子會觀察成人的反應來建構情緒安全,因此家長如果也感到焦慮、悲傷、煩躁,應給自己足夠的理解與喘息空間,透過傾訴、放鬆練習、維持原有生活節奏,讓孩子能有穩定的依靠。

然而,民眾焦慮時可能會不斷滑手機看訊息,本次車禍事件經媒體大幅報導,可能會不斷看到事件影片。陳劭旻建議,民眾最好是避免繼續觀看相關的新聞片段,以免身心難以回到穩定狀態;如果真的在意只需要接收必要的資訊即可,不要讓自己過度曝露在衝擊畫面的新聞報導中。

一般學校會根據學生狀況提供「安心減壓」輔導,如講座與團體活動,協助釋放情緒與降低衝擊。諮商心理師張祐瑄說,家長主動關心孩子情緒,度過情緒不安期,例如詢問「今天看到那個新聞有什麼感覺嗎?」,但不需急於說教或強調教訓,同時維持日常節奏,幫助重建預測性與安全感,並且限制孩子觀看片段,避免驚嚇再現。

黃子柔指出,若事件長期影響,如失眠、情緒困擾或難以自我調節,則可考慮尋求心理專業協助。學生學生可主動聯繫校內輔導老師,成人則可撥打:張老師 1980、生命線 1995、衛福部安心專線 1925,或就近聯繫身心科、心理諮商所、各地衛生局協助轉介。

車禍

延伸閱讀

三峽大車禍3死12傷 家屬因強制險恐難領被害補償金

三峽重大車禍悼念湧人潮 卡片字句寫滿不捨與自責

三峽車禍釀學生重大死傷 盧秀燕表哀悼:局處借鏡防範

三峽3死12傷大車禍 警偕肇事余翁妻返家採證釐清肇事原因

相關新聞

三峽大車禍3死 相驗結果均「外力撞擊致內臟破裂」

新北市三峽區昨天下午發生余姓老翁開車高速衝撞鄰近三峽國中放學人潮,造成3死12傷重大車禍。3名死者12歲吳姓、劉姓女學生...

三峽車禍最新傷況曝!原無呼吸心跳女童救回 加護病房2學童已清醒

三峽區昨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收治其中5名傷患。副院長游明晉今表示,原本送醫時無呼吸心跳(OHC...

影/祭品鋪滿案發地!婦人家屬招魂...三峽車禍現場哀戚

三峽昨天下午4時發生七旬老翁開車高速闖紅燈,造成12名傷者三人致死。死者包含一名四旬婦人及兩名國中生,晚間四旬婦人家屬到...

三峽車禍謠言滿天飛 藍議員要新北市府硬起來

三峽3死12傷車禍,全台關注,但從昨天就有許多謠言滿天飛,包括交通局長發言被張冠李戴,甚至有人說余翁是由某勢力操控,新北...

三峽車禍事故...救孩子回家的路 議員推設路樁、接送專區

三峽車禍,造成3死12傷慘劇,新北市議員廖宜琨指出,就當時的情況,不管是誰都擋不住高速衝撞的車,他認為,關鍵問題在學校周...

三峽交通事故為鑑!防高齡駕駛暴衝 北市議員提東京3措施研議

新北市三峽昨下午發生3死12傷的重大交通事故,肇事駕駛為78歲余姓老翁。台北市議員曾獻瑩今在議會質詢時,以日本東京為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