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726大罷免整理包/我有投票資格嗎?住哪裡能投票?上班怎麼辦?規定一次看懂

台積電第2季每股純益15.36元 每天開門賺進逾44億元

選舉公報夾反罷文宣 詹江村控王義川自導自演、里長回應了

普發一萬民進黨三大謊言 朱立倫轟賴清德、卓榮泰「每天說幹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在中常會發表談話。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在中常會發表談話。記者林俊良/攝影

立法院上周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的法源,民進黨質疑違憲、債留子孫。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列舉民進黨三大謊言,批評賴清德總統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完全沒有站在人民這一方,每天在搞飛機、說幹話,甚至謊話連篇。

朱立倫今在中常會指出,1萬元對所有人來講,可能是一個月的菜錢,對一家三口、四口甚至是三四個月的菜錢,不是如同賴總統所說「買菜馬上就買完了」,更不是卓榮泰所提到的「去買冰箱、遙控飛機」。民眾可以買很多民生物資補其生活之不足,不是要政府官員完全不站在民眾的角度,在那邊搞飛機、說幹話。

朱立倫說,很多人都說,台灣到底怎麼了,政府每天搞得全民烏煙瘴氣,不拚經濟,只拚政治。他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麥擱亂啦,大家顧百姓、顧肚子、讓人民好好生活」,這是民眾的心聲和感受。

朱立倫批評,普發現金通過後,民進黨竟出現三大謊言。第一,把還錢於民汙衊成債留子孫。前總統蔡英文總統兩年多前特別強調,因為政府超收稅金,所以要普發現金6000元。之後兩年,光去年就已超收5283億元,加上前年共超收9100多億元,拿4分之1來還錢於民,就是現在的2300多億元。仍有4分之3超收稅金仍留在政府做相關事務,「不是蔡英文發的時候叫做還錢於民,現在發的時候就變成債留子孫。」

朱立倫說,第二個謊言更扯,民進黨竟說「43%的人沒有繳稅,憑什麼可以還錢於民?」全民繳的稅去年是3兆7619億元,其中包括16種主要稅目。確實是有些人沒繳個人所得稅,但稅收來源是來自於所有的收入、支出、交易,全台灣每個人只要生活在這裡,食衣住行育樂任何開支都在繳稅,所以稅是全民繳的,當超收了退還給民眾,天經地義,不要用沒常識的謊言來欺騙民眾。

第三,民進黨說立法院通過增加政府支出是違憲的。朱立倫表示,這個特別條例的確有造成政府支出,但立院幾乎每天通過的法律,不管是社福、教育、國防,每一項都會造成國家財政的支出,這樣的支出都違憲嗎?憲法跟預算法規定,立法院不得增加預算,指的是送來的預算案只能刪、不能增加,不是指法律案。民進黨不要想魚目混珠,片面欺騙民眾。

朱立倫喊話,這三大謊言可以到此為止,大家應該拚經濟、振興景氣方案怎樣做得更好,通過特別條例後盡快送相關預算來立法院,立法院也利用延會期,趕快通過相關預算,刺激景氣才是全民之福。

賴清德 民進黨 朱立倫 普發一萬 卓榮泰

延伸閱讀

批賴清德沒同理心 朱立倫:只帶張嘴去跟災民辯論、開講

反擊卓榮泰 朱立倫:普發現金是應對風險也是宏觀策略

罷免連署案傳有10被告認罪 王定宇要朱立倫公開謝罪

朱立倫:風災當前繼續大罷免 賴清德欠災民一個道歉

相關新聞

卓揆願赴立院說明 黃國昌:搞不清楚權力分立還想染指議程

針對是否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表示,預估需要舉債約1014億元,願意親自到國會進行說明。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

舉債發錢道德過得去?卓揆願赴立院說明合法合憲預算編列

立法院會日前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普發現金1萬元法源。行政院長卓榮泰17日指出...

卓揆喊普發現金要舉債 賴士葆批:玩數字遊戲呼嚨百姓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開記者會,批普發現金道理上過不過得去?也請在野黨不要當法盲。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直呼,根本「玩陰的」,去年超...

普發現金1萬元「內心交戰」 卓揆:願到立院說明

立法院上周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增加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親上火線...

在野通過普發現金 卓揆:勿法盲、規避法律條文

立法院上周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增加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親上火線對在...

普發現金1萬元需舉債?卓榮泰:內心非常交戰

針對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特別條例,匡列新台幣5450億元,並明定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但條文未納入撥補台電的1000億元。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