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日韓半導體15%加最惠待遇 台灣用什麼換?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台關稅為20%,賴清德上午率執政團隊親上火線,說明談判已獲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到20%,但20%ㄧ開始就不是我們的談判目標。記者曾吉松/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對台關稅為20%,賴清德上午率執政團隊親上火線,說明談判已獲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到20%,但20%ㄧ開始就不是我們的談判目標。記者曾吉松/攝影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形容,台美暫時稅率20趴是「美國的施壓」。賴總統說,下次會一併討論晶片關稅。各界高度關注,我方將用多少代價換取降稅。台灣要保產業優勢,不只要比照日本15趴稅率,更重要的是,232條款所涉國安敏感產業,特別是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必須取得「日本模式」,也就是最惠條款和安全保障。

日美談判結果,15趴稅率不只適用一般貨品。協議附件列明:232條款的半導體與藥品將不超過15%稅率上限,並加註「若美國未來與第三國簽署更優惠條件協議,日本將自動享有同等待遇」,「不可對特定高科技產品有差別待遇」。

韓美談判結果,韓方取得15趴稅率,半導體產業只得到口頭承諾「不會被差別待遇」。一般預期也是比照日本模式。而且韓美本就有「產業安全合作架構」,可透過對話機制避免遭加徵國安課稅。

日韓分別同意對美國投資5500、3500億美元,換得15趴關稅,確保本國汽車與生技製藥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半導體佔日韓輸美比例約在一成上下,15趴關稅影響有限。

但反過來看台灣,半導體與資通產業佔我輸美逾七成。若我方無法取得與日美相同稅率,除先進獨家產品外都會遇競爭壓力,尤其韓國和我方高科技產業高度競爭,5趴利差可能就會影響訂單。再者,沒有最惠待遇及排除差別待遇,川普政府隨時都可因需要,以調高關稅操弄台灣。

台日韓先天條件不同。我方輸美高度集中在國安敏感產業,在國防外交形同「美國保護國」,卻無明文規範雙方責任義務,幾乎是任之予取予求。川普以關稅為劍,已迫使賴政府承諾協助高科技產業赴美投資,將產業鏈東移;如今若232國安關稅沒有安全條款,就會變成川普政府施壓產業鏈加速遷美,乃至管制台灣出口他國的武器。

對農業、機械等傳產來說,20%更是致命稅率。賴政府交保護費,能否留這些弱勢產業生路,猶未可知。20%稅率看似比最初的32%低,但對應產業現實來說,反映出台灣處境艱困危難。台美關係一直是高依賴、低條文保障。輸美產品金額快速增長,關稅談判若無法比照日韓,建立常態對話機制、爭取投資保護,就算今年關稅勉強可接受,難保不會再面臨高額關稅波動,嚴重衝擊產業布局與出口穩定。

旅美學者翁履中認為,美國對台關稅談判,有美中競爭的考量。由此可知,台灣雖是最早掛號,卻進度落後到末段班。若台美談判夾在美中談判的包裹裡,日本模式對台灣來說更為重要。台灣若僅靠技術實力與口頭承諾,花費鉅額換得的關稅,恐怕也難抵抗川普不確性的風險。

關稅 台美關係

延伸閱讀

這次不TACO?美公布新對等關稅清單 專家:川普重塑貿易秩序來真的

全台7成鬼頭刀銷美 川普關稅開獎漁民憂衝擊判政府繼續談

川普宣布台灣關稅20% 屏東毛豆、蝴蝶蘭、加工鬼頭刀受影響

川普課台20%關稅超出預期 陳菁徽轟:綠營大內宣騙台灣人

相關新聞

經貿辦稱關稅疊加4月早講引眾怒 苗博雅曝「加這一句」讓人民安心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台灣暫時稅率20%,但必須採疊加方式計算,貿易需加上原關稅稅率,引發各界不滿、批評。但經貿辦卻發新聞稿...

指政府高官用「降智圖卡」矇騙疊加關稅 陳智菡:不只黑箱、還黑心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證實,我國對等關稅為「原有稅率再加20%」,輿論嘩然。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辦公室主任陳智菡說,民進黨政...

關稅20+N%⋯藍營砲轟:台灣史上最失敗的談判團隊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經濟部昨晚表示,台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須再加上該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各界譁然。花蓮藍...

許宇甄諷對美關稅談判如健達出奇蛋 打開全是賣國條款

美國開始實施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證實,我國對等關稅為「原有稅率再加20%」,衝擊我國產業。國民...

關稅不只20%!須疊加原有稅率 工具機業炸鍋:盼政府盡速協商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經濟部昨表示,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但須再加上該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消息一出,工具...

黃國昌斥美課台關稅疊加是黑箱 吳思瑤:不懂的事以為撿槍 認真點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證實,我國對等關稅為「原有稅率再加20%」。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表示,賴政府這種「暫時」的驚喜到底還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