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氣象署下午2:30發布楊柳颱風陸警 首波4縣市納入警戒

周三出國強碰楊柳颱風!一票旅客憂心飛不了 航空公司員工吐實情

MLB/大谷翔平與經紀人遭提告!夏威夷房地產商控影響70億元專案

勞動部證實4.2萬勞工受衝擊 鄭麗君解釋:非等同失業

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證實,據了解,可能受到對等關稅20%影響的就業人數,包括無薪假、失業等,人數確實可能是4萬多一點、大約到4.2萬人。失業示意圖/Ingimage
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證實,據了解,可能受到對等關稅20%影響的就業人數,包括無薪假、失業等,人數確實可能是4萬多一點、大約到4.2萬人。失業示意圖/Ingimage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持續擴大,國民黨11日指出,估4.2萬人將面臨減薪與失業,產值損失超過1.6%。對此,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證實,可能受到影響的就業人數,確實可能到4.2萬。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解釋,就業衝擊分析含減班休息(無薪假)、減薪等樣態,影響4.2萬人不等於全都失業。

對於國民黨提及,受到美國關稅衝擊,估4.2萬人將面臨減薪與失業,鄭麗君說明,政府分析就業衝擊有各種樣態,包括減班休息、減薪等。所謂影響4.2萬人,不等於全部都是失業數字,而是包含各種衝擊樣態。政府不希望潛在衝擊發展成失業,勞動部才會提出各項支持措施。

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證實,據了解,可能受到對等關稅20%影響的就業人數,包括減班休息(無薪假)、失業等,人數確實可能是4萬多一點、大約到4.2萬人。不過,根據今天中午最新數據,減班休息(無薪假)為3,397人,比7月30日少了45人,通報家數也減少4間。

勞動部提供數據說明,本次統計到8月11日減班休息(無薪假)為183家,實施人數3,397人,相較8月1日公布家數減少7家,人數減少44人,大部分還是集中在製造業為主。整體而言,與去年同期(8月1日)公布家數248家,實施人數為4,437人相比,減少65家,實施人數減少1,040人。

李健鴻指出,勞動部會密切關注觀察受到對等關稅衝擊產業的趨勢,及時推出相關措施。比如第一波在僱用安定措施的薪資差額補貼,擬從五成提高到七成,也在研議擴大薪資差額補貼適用產業範圍。

李健鴻表示,減班休息(無薪假)期間,若勞工或業者希望申請訓練補貼,勞動部擴大納入薪資3萬300元以下勞工可以申請最多12小時,過去薪資差額補貼與訓練津貼補助不能合併領取,現在已經放行可以同時領取。

李健鴻也說,非減班休息(無薪假)期間,若業者跟在職勞工想申請訓練補貼,勞動部也提供一年最多200萬的訓練補助。

至於失業衝擊的部分,李健鴻說明,失業勞工除了原有失業給付,勞動部已研議要用較快的申辦認定程序處理;原本既有的跨域就業津貼、缺工就業獎勵津貼會擴大。如果雇主願意雇用失業勞工,也會提供雇主雇用獎助津貼,與職務再訓練等。

李健鴻表示,上述兩項是目前針對失業勞工的處理,如果有更進一步惡化的情況,勞動部後續還有更多支持措施。勞動部將會密集監測相關數據,勞工的支持方案也都已經啟動,會給予勞工朋友最大的支持。

關稅 台美關係

延伸閱讀

批鄭麗君繞過核心問題 許宇甄:空包彈說詞根本在拖延卸責

鄭麗君揭台美談判必考題 美規車、農產品、輸入許可制都被點名

影/20%疊加稅率曝光後 四度赴美談判的鄭麗君首次現身說明

促台美戰略性合作...鄭麗君:對美投資金額未議定 關稅談判無涉軍購

相關新聞

批對等關稅密室談判 羅智強:民進黨當年多反服貿 現就多黑箱

美國對等關稅要「疊加」原有稅率,引發各界質疑,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開記者會批評,行政院說明記者會只不斷重複說會繼續爭取,但...

關稅恐衝擊4.2萬人飯碗 洪申翰:優先協助勞工留職場、不落入失業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持續擴大,預估4.2萬人將面臨減班休息、失業,產值損失超過1.6%。勞動部長洪申翰今天在臉書表示,勞動部...

影/鄭麗君上火線說明爭取關稅不要疊加 藍委批這4個月有在爭取嗎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舉行「對等關稅密室談判 強迫全民買單」記者會。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昨天大家看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

暫行對等關稅20% 卓榮泰:談判最後階段前向國會、民眾充分說明

台美談判持續推進,台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20%,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午在立法院「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專案報告並...

卓榮泰指關稅「20%+N」非失言 但深刻檢討未以此論述

美國對等關稅要「疊加」原有稅率,在野質疑政府避談真實衝擊,但政院及民進黨立委第一時間表示「4月已說過」挨轟卸責。行政院長...

新北議員批民進黨 過去反服貿…關稅談判卻整場封閉

針對近期台美關稅談判爭議,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指出,政府不應以「保密協議」為由拒絕對國會與產業說明,否則恐讓中小企業陷入恐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