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N+20%引在野批評 前藍委許毓仁:不疊加才是例外

美國「疊加關稅」衝擊我國產業,也引發在野批評。不過,國民黨前立委許毓仁今上午表示,國際上「對等關稅原則」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中成功納入不疊加條款。台灣現階段採用的只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結束。
許毓仁說,最近,半導體關稅的情勢剛露出一絲樂觀,卻又因「對等關稅稅率是否疊加」的爭議引發討論與批評。這段時間的輿論熱度反映出大家對經濟前景的關切,但在情緒背後,須冷靜看清現實:「台灣正處在艱難的國際經貿環境中,這需要我們不分藍綠、團結一致,才能走出困境」。
許毓仁表示,國際上,「對等關稅原則」幾乎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中成功納入不疊加條款。台灣現階段採用的只是「暫定稅率」,談判尚未結束,自然適用原則而不是例外。連南韓將對美投資提升到3500億美元,都還沒換到不疊加條款,台灣若在談判中途就能拿到,國際上恐怕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許毓仁說,不要陷入「批評症候群」。有些人批評談判團隊能力不足,但現實是不管藍營或綠營執政,負責談判的專業人員幾乎是同一批,包括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幕僚與智庫專家(中經院、台經院等)。貿易談判不是一場場「鍵盤比賽」,而是長期累積的實力與布局。
許毓仁指出,許多人質疑談判過程「黑箱」,但必須理解,美國總統川普刻意把談判節奏壓縮到極限,讓透明化變得困難。傳統的貿易談判往往以「年」為單位,雙邊先交換開放清單,再做產業影響評估、舉辦公聽會、設計補貼與轉型方案,最後簽署草約與正式協議。然而川普的「對等關稅」是以「天」計算,90天要談100多國。他的慣用手法是先祭出極高稅率威脅,待對方震驚後,再丟出看似較合理的對案,並要求短時間內做出決定。
許毓仁說明,日本的例子很典型,前七輪談判幾乎沒結果,第八次談判卻被直接帶到白宮橢圓辦公室,當場把對美投資從 4000億美元加碼到5500億,並要求立即打電話回國決定是否接受。這種談判模式根本沒有時間與國內逐條溝通,也導致日方與白宮在稅率累加問題上各說各話,甚至至今未公布正式簽約文件。
許毓仁也說,對等關稅對台灣傳產影響最大,這些產業近年本就受到匯率與國際稅率的雙重壓力。政府當然希望在談判中爭取不疊加條款,但須認清低稅率往往要用「大投資或大採購」來交換。以色列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稅率也只是15%,並未達英國的10%。南韓投入3500億美元都換不到不疊加條款。若台灣真的要爭取這項例外,國內是否能接受數千億美元級別的對美投資或採購?
▪ 懶人包/重啟核三吵什麼? 爭議點、怎麼投、通過門檻一次看懂
▪ 整理包/第二波罷免名單出爐!823投票 7名立委選區報你知
▪ 24+1全數安全下莊 726罷免投票結果看這裡
▪ 圖解罷免/支持度消長、投票率 726罷免細節全在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