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美中回溫前過境 賴出訪時點尷尬

國人矚目的賴清德總統原訂八月出訪,在大罷免結果出爐後,出現戲劇性變化。提前曝光的過境美國計畫,讓賴總統的「紐約行」備受關注;但也因為還沒與美方談妥就先走漏風聲,在美方顧忌中國因素下胎死腹中,讓我方更形尷尬。
台灣邦交國巴拉圭總統潘尼亞十四日當著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的面,宣布賴總統預計卅天內訪問巴拉圭,此消息傳回台灣後,讓賴政府措手不及;潘尼亞的宣布其實是「超前布局」,因為台美之間在當時尚未達成最後共識。
當天法新社和路透都發出了潘尼亞宣布賴清德八月到訪的訊息,台灣中央社一早就翻譯報導,沒想到兩個鐘頭後就受到壓力撤稿。隨後有媒體不但掌握到賴總統過境美國的日期,連地點都提前掌握,這讓賴政府更感到難為,不知從哪裡走漏風聲。
美方對相關消息僅重申,指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符合過往作法及長期以來的政策,相關行程會考量到訪客的安全、舒適、便利和尊嚴。並未證實賴清德是否過境。
據悉,一直到上周,賴總統預計出訪過境美國的行程都還沒有確定。原本傳出總統府擬在周一舉行記者會說明,但最後卻回應「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可見美方尚未點頭。
賴總統出訪的時程先前已做出決定,據了解,部分台僑已被告知,要預留八月四日和八月十四日的時間,尤其賴總統預計十四日過境德州達拉斯,計畫參加我外貿協會舉辦的「二○二五美國台灣形象展」。台美持續溝通的,就是如何在賴總統過境的地點等細節取得共識。
然而,台北與華府磋商賴總統過境美國的時間點相當敏感,一方面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等於美國對台關稅和賴總統過境,兩個議題必須同時溝通討論,增添其複雜度;另一方面,美中本周在瑞典展開第三輪高層會談,中方代表不可能不利用機會對賴總統過境美國一事表達關切。
眼看美國總統川普在美中關稅戰休戰之後,對中態度迅速趨向友善,包括國務卿魯比歐、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葛里爾也陸續釋出美中領袖有意在不久的將來見面的訊號,賴總統要在美中領袖醞釀破冰之際前過境美國,華府不可能不顧忌北京的意見,也增添賴總統推動過境外交的難度。
如今金融時報報導,川普政府不允許賴總統過境紐約,不但代表台美對於過境相關事宜沒有談攏,美方甚至不希望賴總統在此刻過境。
賴政府如今面臨的兩難是,若不接受美方較差的規格待遇而延遲出訪,今年恐怕再找不到更好的時機點;特別是下半年可能舉行的川習會之後,美中關係若進一步強化,到時賴清德想過境美國,恐將有更多變數。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