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可怕的不是郭智輝失言 而是他說出心裡想講的話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再度發言惹議, 但他上午出席「2025第九屆新能源國際論壇」並未對此道歉。記者曾吉松/攝影
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再度發言惹議, 但他上午出席「2025第九屆新能源國際論壇」並未對此道歉。記者曾吉松/攝影

卓內閣即將局部改組,外界點名恐怕首先下台的人選中包括經濟部長郭智輝。就在此時,針對恆春民調顯示有七成五民眾同意核三延役,郭智輝昨日又因一句「你把敦親睦鄰費拿掉,你看他要不要支持?真的啊。」再度引發外界撻伐。不過,郭智輝今日強調,自己是從社會科學角度出發,並未道歉,並反問「你認為這是失言嗎?」

有沒有失言,不是由郭智輝自己評斷。不只屏東縣長周春米在臉書回應「郭智輝部長,你錯了!」強調恆春半島的居民,40年來在第一線與核三廠共存,承受的是不安與風險,從來不是特權與好處。連同黨的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表示,政務官評論公共政策,要掌握狀況、彰顯同理心,「我不是經濟部發言人,每次郭智輝發言,都要我再幫他做說明」。網路上眾多留言痛批「還沒開始投呢,就開始恐嚇了」、「是在威脅老百姓嗎」、「講得好像是你施捨的一樣」,更有人反嗆,「先拿掉光電補助、太陽能補助,看看反應如何」、「拿掉你的薪水,看你還要不要當部長」。

回顧郭智輝講錯話的紀錄洋洋灑灑。3月間他在接受電台專訪時,對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案,用過時且不當的詞彙「蒙古症」來比喻。還曾對到經濟部抗議錯誤能源政策的台電員工強硬發言,「看不下去可以離開呀」。甚至曾稱美國總統川普關稅「不一定不合理」,且在被問及台積電赴美投資3000億美元時,最初回應為「假消息」,後來又改口表示不知情,都引發外界質疑其公共溝通敏感度不足,損及政府施政公信力。

郭智輝今天自認沒講錯話,也沒道歉,也許他覺得委曲,明明說的是他心裡想的,為何不能說?就連民進黨立委莊瑞雄都說,郭智輝是「細緻化」說人性心態、講出大家不喜歡的真相。反映的是,民進黨這些官員、民代,腦袋就是這麼想事情的。他們不去回想核三的歷史及對台灣電力的貢獻,而是簡化成撥給地方敦親睦鄰費用,即能化解民眾反彈,把屏東人描述成因貪財才支持核三,更充滿居高臨下的傲慢。

看到郭智輝多次失言,該冒冷汗的不是郭大部長老是說錯話,而是他每次都說出心裡想講的話,且帶著偏見與謬誤。而這位理當掌舵台灣經濟政策的官員,他在腦中想的就會形成策略,進而號令部會推動,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核電 核能 公投

延伸閱讀

【即時短評】核三話題失言連自家人都轟 郭智輝烏紗帽還戴得住?

影/挨批「垃圾部長」 郭智輝:個人看法無需評論

恆春居民因敦親睦鄰費才支持核三 郭智輝:這是失言嗎?

郭智輝扯核三睦鄰費炸鍋 她轟「最後稻草還要多少根才下台?」

相關新聞

823投票日 李進勇提醒:未禁宣傳公投 嚴禁夾帶選罷宣傳

823將舉辦「核三延役」公投,同時有七個選區還有藍委罷免案。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今赴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備詢,表示公民投票...

投票日宣傳公投禁夾帶罷免 違者可判2年、最高罰20萬元

第二波立委罷免案與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投開票,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今提醒勿在公投宣傳夾帶選罷事項宣傳。中選會稍早補充3...

指時機不正確 民進黨:核三安全科學決定不是公投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表示,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核三重啟公投辯論會所提出的多項錯誤論述,政策可以討論,但核電議題不應訴諸貼標...

被指核能態度大轉 黃國昌:重要議題要由台灣人民作主

民眾黨今天從新北市議會前出發,展開「公投大車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天被問到對核能態度與2018年不同時表示,政治人物面...

核電廠花300億延役「再發電20年」 前核二工程師揭數據:有比這更划算的嗎?

823核三延役公投正反論戰不斷,一名核二廠退休核廢棄物處理工程師王義龍,從事固體、液體、氣體、除污長達30年,近日在網上忍不住發文,科普核廢料存放的疑慮,並指出核二、核三已完成折舊與攤提,僅需花費約300億的延役費用,就可再發電至少20年,總發電量增12%,不製造空污,每度電約1.5元,試問還有比這更划算的嗎?

處處有玄機!藍營「南方四賤客」宣傳片狂諷賴清德 粉專挖出11大梗

「南方四賤客」宣傳片挺核三延役,該CF模仿美國動畫「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其中拄拐杖的角色似影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而講話方式與南方公園角色「阿尼」雷同的開車者則影射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