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迎川普關稅解放日無差別攻擊…股民恐慌喊:保護資源!00968B開戰0056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投資人憂慮衝擊會波及股市。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投資人憂慮衝擊會波及股市。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4月2日就是川普對全球祭出關稅戰的「解放日」,不少投資人經歷台股31日重挫逾900點仍心有餘悸,即使今天大盤加權指數暴力反彈近600點,台股如大怒神般的走勢還是令人感到不安。

一位股民在mobile01上有感而發表示,「近期股市的震盪實在有點大,看著自己手邊的持股在那邊上上下下,雖然當初的目的只是想要存股而已,但看到這些震盪還是有點心驚膽跳」。

原po說明,自己現在的持有比例幾乎清一色都是以0056這類ETF為主,他認為不管大盤的表現如何,就是每年都可以固定領那些配息。不過他最近想法也有了一些轉變,因為觀察到「債券型ETF的波動相對其他類型的ETF穩定超多」。

「這種無腦全部把資金投在同一類ETF的操作真的妥當嗎?」原po開始反思認為,如果妥善地把資金分配在股與債上,在面對一些風險的時候,整體投資配置應該會更佳穩健。

原po也提到,曾遇到一名網友「會適時做空來保護自己的獲利」,對方目前持有部位最大的債券就是00968B(元大優息投等債),原po表示,雖然放空跟買債不是同一個東西,但保護資源的邏輯好像滿接近的,「有人有研究過這類投等債ETF嗎?」

文章一出,有人留言贊成原po的操作,「我記得元大這支之前的殖利率落在4-6%那邊,最近大盤震盪,反而好像更適合入場」、「買債避險可以選00950B,一樣是公司債但950B純A級可以給到6%的殖利率,加上中天期受利率影響低,資金也會比較彈性,不用怕會套著配」。

然而也有人認為「投等債、非投等債崩盤時講義氣,和股票一塊趴在地上,無法避險的,除了美債(國債)才會逆勢上漲,莊家是這麼玩的」、「告訴原po一個事實,避險越多,虧損越多,有空可以去看看避險基金的表現,你會發現崩盤時,避險基金其實也表現很差」。

不過也有人分析,「0056已經夠穩健了,其實不需要再買債券ETF」、「你買市值型+高股息ETF就已經有分散風險了」、「黃金存摺,股市往下我往上」。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0056元大高股息 00968B元大優息投等債

延伸閱讀

散戶心累!台股遭川普關稅戰耍弄難操作 資深股民憑1神技:照樣玩

雙薪3口之家月花11萬!「兩大開銷魔王」害夫妻慘淪月光族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非農報告影響市場⋯清明放4天敢留倉?網正反激戰

清明連假將至,台股休市四天,市場投資人面對不確定的國際局勢與技術面疑慮,是否敢於留多單過假期成為熱議焦點。一位網友在PTT股板發文指出,近期台股震盪劇烈,技術面支撐薄弱,自己雖預期可能利空出盡反彈,但仍難克服內心恐懼而選擇不留倉,引發大批網友熱烈討論。

特斯拉單押翻10幾倍…2022年獲利回吐50萬美金!41歲達人勇敢抄底財務自由

這次決定讓他意外搭上美國科技股的牛市,特斯拉股價一路飆升。持有至2021年,特斯拉股價翻了10幾倍,MIke的資產隨之大幅增長,為他的投資旅程奠定了關鍵基石。

川普關稅一刀切⋯中國最開心?謝金河發話網聽懂了:All-in美股

華爾街郵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有可能將對等關稅改為向所有與美國做生意的國家課徵最高20%的齊頭式關稅。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分析,川普一視同仁的關稅政策,最大受惠者應是中國大陸。PTT網友直呼「老謝看多中國,看空美國,All-in美股應該穩了吧?」還有人直呼「美股可以搶反彈了」。

台股會再往回噴?網示警「關稅是長空」曝關鍵時間點

台股1日在3天接連重挫下,出現強彈,大漲584.27點,吞噬31日黑棒,收在21,280.17點,漲幅2.82%,但成交量縮至2,715.81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8.39億元。PTT網友熱議,「全面悲觀就是要回噴的時候」,他認為4/2股市將持續上漲。其他人則示警,「利空出盡反彈不是沒可能,但是關稅是長空」,也有人提醒關鍵應是4/4公佈的非農就業市場報告。

長線投資…熊市跌30%時停損非最痛的事?切老:回頭看少賺300%才是

對長線投資人來說,曾有的恐懼也是股票在熊市中暴跌30%時停損,但讓他痛苦的不是損失的那30%,而是幾年後回頭看少賺的300%。

關稅戰只是表象⋯股市下跌另有隱情?網曝關鍵內幕

31日台股大跌超過800點,因應美國總統祭出的關稅措施,導致投資人受影響,台股失守21000關卡。PTT網友質疑,去年美國總統川普早在競選期間明示關稅政策方向,市場卻未有反應,如今卻大幅動蕩,恐怕另有隱情。不少人認為地緣政治危機升溫,再加上台積電出走美國,也都是造就股市波動的一大原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