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竹關西小鎮驚爆命案! 男遭3惡煞闖入住處圍毆慘死

為何張麗善會惹眾怒? 不知爐主地位尊崇...「顧大轎」是重要任務

影/「進喔!」白沙屯媽12時22分衝朝天宮畫面超震撼…近百萬人擠爆北港

股市「多空都做」才會賺大錢?網唱衰現實殘酷:當心雙巴

網友討論股市操作手法。聯合報系資料照
網友討論股市操作手法。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上任,帶來一連串轟動國際的政策,也導致全球股市發生劇烈變化,有投資人認為「應該多空兩邊同時做才會賺大錢」,對此其他人則分兩派看法,有網友認同「多空雙向賺兩倍,理論上真的比單邊快很多」,但也有人認為,現實沒有想像中簡單,這麼做非常考驗操作技巧,否則人人都是世界首富。

一名網友PTT發文提出疑問,他觀察到許多投資人習慣單邊操作,但不論是牛市熊市,行情經常出現漲跌交錯,例如牛市可能「漲三跌二」,熊市也可能「跌三漲二」。原PO認為,若只堅持單邊,容易錯失不少獲利機會;相反地,如果能靈活多空操作,抓準時機來回進出,不管哪一天,都有機會賺到錢。他好奇詢問:「是否要多空兩邊做,才能真正賺大錢?」

對此,持正面看法的網友認為,靈活操作確實有機會提高收益,「跌之前滿倉葡萄,跌完滿倉可樂,幾次財富自由不是夢」、「多空雙向賺兩倍,理論上真的比單邊快很多」、「只要能準確低買高賣,股市就是提款機」,甚至有人打趣稱原PO是「發現了股市聖杯」,鼓勵他勇於實踐。

但也有不少網友提醒現實並不那麼簡單,強調雙向操作雖好聽,卻非常考驗操作技巧。「多空都做的人,雙巴機率極高」、「一邊都做不好了,還想兩邊?先練好單邊吧」、「理論很美,現實是被市場扒兩層皮」、「低買高賣人人會說,真正做到的寥寥無幾」,更有網友直言,「如果真的能天天買在低點賣在高點,現在早就是世界首富了。」有人建議,新手應先穩扎穩打,建立單邊操作的勝率,再考慮雙向策略,否則只會因市場反覆波動而情緒崩潰,最終反而賠得更慘。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PTT 台股 川普 投資人 熊市 牛市 美國 財富

延伸閱讀

一堆美債ETF不想認賠⋯苦主哀嚎想避險!網勸:賣掉換回台幣

川普被看破手腳⋯市場對關稅鈍化?他曝「沒必要等90天」:末班車要開了

00878今揭本季配息數字!縮至0.4元?替0056開起高股息ETF降息第一槍

00878配息縮水是壞事嗎?不是少而是剛剛好…回歸「日常版」股息

相關新聞

新台幣升值創高 卓榮泰、央行都否認受美施壓!網笑:自願就不算強迫

新台幣兌美元近日大幅升值衝創16個月新高價位。行政院長卓榮泰2日表示,台灣長期是匯率穩定國家,也沒有強力操縱匯率,目前並沒有受到任何壓力,還是取決於市場機制,現在全球大趨勢是美元貶值,各國也都都還在調適。央行也大動作發布新聞稿澄清,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所謂升值到「特定價位」更是無稽之談。然而網友卻不買單,狠酸「是自願不算強迫」。

美債ETF又跌…且長、短天期通殺!匯損、折價、恐慌「全餐吃到飽」?

美債ETF又跌了!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請益,指出短債00719B、長債00679B雙雙重挫,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台幣升值導致的匯損」正在發酵,甚至推估「就算殖利率繼續降,也補不回匯差了」;這篇貼文引發

股市怎麼漲成這樣?空軍傻眼怒問「現在做多還來得及嗎」引網友狂刷留言

4月放空10口微台期,如今台股強彈,讓原PO震驚喊話:「股市真的能這樣一直漲嗎?我現在做多,還來得及嗎?」 股市一路噴漲 空軍懊悔認錯 原PO在PTT股版貼出自己4月放空的對帳單,坦言「沒

該繼續定期定額嗎?他美股慘賠「不敢看」 網勸:會怕就改定存

隨著台股與日股強勢反彈,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身投資組合並詢問是否應繼續定期定額操作,引發鄉民熱烈回應。有網友力挺持續定投、甚至鼓吹「歐印進場」,也有人認為若會擔心就該改存定存。

台幣強升衝擊債券ETF 他憂易跌難漲!網卻勸趁跌加碼

近期新台幣升勢猛烈,讓不少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備感壓力。網友點出,即便美國長債殖利率走低,理應帶動債券ETF價格上漲,但20年美債ETF與投資等級債反而雙雙下跌,歸咎主因是台幣單日強升逾1%,並警告若升勢持續、甚至突破27元關卡,加上市場對經濟衰退與美債誠信風險的擔憂,債券ETF恐面臨「易跌難漲」的艱困局面。

台幣狂升是利空還利多?專家兩派說法 網曝「都正確」原因

新台幣近期大幅升值,讓市場投資氣氛再度升溫。一名網友表示,兩位知名分析師對台幣升值的看法南轅北轍,一人認為對股市不利,另一人卻喊利多,讓他一頭霧水,引發網友群起討論,其他人認為兩派說法都有道理,主要只差在時間尺度不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