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唐治平又出事!疑「跟蹤阿嬤」進店 店家報警畫面曝

半導體風雲/三星錯估HBM賽局變化 台積拒相挺恐失戰力

準公共逐利/園所濫用補助違規率高 專家示警稽查不力

美中TACO關稅無限延長!網友笑:台灣能一起「卡Bug」嗎?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宣布美中將繼續延長24%關稅休兵,網友熱議「TACO再現」,並聚焦台灣是否能同步受惠、稀土產業卡脖子成談判籌碼。(路透)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宣布美中將繼續延長24%關稅休兵,網友熱議「TACO再現」,並聚焦台灣是否能同步受惠、稀土產業卡脖子成談判籌碼。(路透)

美中貿易戰進入新回合!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29日在瑞典宣布,美國與中國同意繼續延長24%對等關稅的暫停措施,雙方會密切溝通、就重大議題深入交流,但延長到何時則未透露。消息一出,不少市場人士直呼「一點都不意外」,甚至笑稱又看到「TACO劇本」上演,網友討論度瞬間爆表。

根據李成鋼說法,這次休兵意味著中美雙方對彼此加徵的關稅暫不恢復,相關反制措施也將續展。但市場觀察,這次延長消息一出,金融市場卻相當冷靜,顯示資本早已預期談判結果,僅是雙方再度「各退一步」的戲碼。

PTT,網友留言全面開嗆,不僅圍繞「TACO」狂刷,還把焦點放在關稅戰真正的影響力。有網友直言「川普 熱線 維尼」、「對中TACO的缺額 只好從鬼島拿回來了」、「中國現在稀土出口量掐很死,抓客戶庫存大概一兩個月,一斷出口就可以讓美國汽車電動車軍工產線在幾週內停產」。也有不少人關心台灣能否「順便延期」,認為「台灣的不能順便延期嗎反正都它口惹QQ」。

除了吐槽與反諷,部分網友指出全球稀土產業的博弈是背後核心,「沒有中國的中重稀土最慘的是美國的國防產業,先進武器雷達等等都不必做了」、「現在發現緬甸的重稀土礦產非常豐富,連中國都大量從緬甸進口,只是精煉還是完全得依靠中國」。還有人直言「延長就是沒談好啊」、「說真的TACO吃兩次就膩了」,一語道破無限期拖延的無力感。

但也有網友冷靜點評:「利好出盡,未爆彈往後移」、「反正雙方都打算脫鉤,打兩下痛了就休息一下,旁邊區域強權等著站隊」。美中貿易角力持續,台灣網友只好邊看戲邊自嘲:「台灣算中國對吧,難怪一直不公佈關稅」、「卡bug專家:一直延就是0趴啊,其他國變傻逼」。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美中 川普 TACO

延伸閱讀

美中貿易首日談判結束!他指「關稅最大贏家是他們」:川普會妥協

若日韓關稅都談成15%…台灣超過怎辦?PTT崩潰:川普贏麻了全球跪著求減稅

台美關稅「揭牌前夕」震撼傳出25%…網傻眼:加匯損比32%還慘

德法開砲怒批歐盟「屈服15%關稅協議」 股民憂:台灣怎麼辦?

相關新聞

日韓關稅皆為15%…台灣區間預估15至20%?郭哲榮:若能一樣台股有望噴500點

隨著美國與南韓達成新協議,南韓將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再加碼採購1000億美元天然氣與能源,並開放市場、給予美國0關稅換來關稅從25%降到15%,引發市場熱議。 分析師郭哲榮(哲哲)今(31)

鮑爾決議維持利率不降…川普:也許我該自己當聯準會主席

美國聯準會(Fed)決議維持利率不降,主席鮑爾強調獨立決策,並拒絕總統川普一再施壓降息。面對鮑爾「頂住壓力」,川普竟嗆聲:「也許我該自己當Fed主席!」讓美國政壇、金融圈一片譁然,也讓PTT網友群起吐

日韓天價投資換取15%關稅…台灣能怎麼應對?網自嘲「安心睡」

面對日韓都開出天價投資換取15%關稅,PTT網友近來熱議台灣是否只能選擇「跟著跪」,甚至有網友自嘲「安心睡」,認為不如直接等結果、什麼都不用做,諷刺氛圍拉滿。 不少留言對政府提出質疑,酸言不斷:

全世界搶著跟美國跪…中國為什麼不用吞下去?網直言:互為對方主要市場

中美關稅休兵再度延長,美國財長明言中國寧可被課100%關稅,也不願在核心政策讓步,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中國為何能如此強硬。有網友認為,這背後除了體制差異,更是中國內需規模與產業結構帶來的底氣。 不少

日韓為何「吞得下去」願天價交換15%關稅?全世界都被川普搶一輪

日韓近來與美國達成關稅15%協議,背後卻藏著天價交換條件:日本必須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方掌握九成收益,韓國則提出4000億美元投資,由美方全權分配。網友直呼:「這種條件吞得下去?」、「以前納貢

台灣關稅談判膠著?網擔憂:出價不到韓日…怎能拿同樣待遇?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最後倒數,官方對於談判內容三緘其口,只承認有進展、但尚未明確落點。美方已對外宣布與日韓達成15%關稅協議,同時要求台灣比照追加對美投資,市場傳出台灣「要談到15%,恐怕得端出高達40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