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唐治平又出事!疑「跟蹤阿嬤」進店 店家報警畫面曝

半導體風雲/三星錯估HBM賽局變化 台積拒相挺恐失戰力

準公共逐利/園所濫用補助違規率高 專家示警稽查不力

台灣關稅15%成定局?彭博爆「已給最佳稅率」 網直言:最後數字只有川普能決定

彭博爆出台美關稅「最佳稅率」或落在15%上下,最終數字仍待川普拍板。PTT網友熱議談判進度,留言賭盤氛圍濃厚,主權與定價權高度受美方掌控。(路透)
彭博爆出台美關稅「最佳稅率」或落在15%上下,最終數字仍待川普拍板。PTT網友熱議談判進度,留言賭盤氛圍濃厚,主權與定價權高度受美方掌控。(路透)

彭博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川普團隊已向台灣提出「最佳稅率關稅」,但沒有明確標出具體數字,僅推測約落在15%左右。不過距離8月1日談判截止日愈來愈近,最終答案還是得「等老川開獎」,網友們忍不住在PTT上狂刷賭盤、直呼「這數字最後還是只有川普能決定」。

原文指出,賴清德總統近期政壇受挫,還面臨美國關稅談判壓力,若未能爭取到和日本、韓國同等稅率,將進一步衝擊領導威信。台灣團隊四處奔走,美國只丟下一句「給你最佳稅率」,但要拿到「鄰國待遇」還得有投資承諾,數字能不能壓低仍是未知數。

PTT網友反應一面倒朝「未爆彈」方向開嗆。有人直言:「四趟飛機來回,到底談了啥?」、「問題只有要拿多少錢出來才有這個%數」、「難怪問就是不知道」。也有人直接玩起賭盤:「猜45%,比45%低就是大獲全勝」、「15%穩了,今天該噴了」、「可能是20-25%之間,後續還可以談」、「開獎在即,下好離手」。

討論串還有一堆網友搞笑接力:「15+10」、「32%+半導體18%=中國50%」、「美國給的數字同意早公布了」、「最佳稅率是maximum還是minimum」、「台灣要被川川賣掉了嗎」、「封存30年」、「快公布啊,到底要蓋牌多久?」。也有網友推測,台灣若談不下「比日韓還低」的稅率,恐怕不會主動公佈,「只要比32%低,台股就瘋狂亂噴」。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川普

延伸閱讀

德法開砲怒批歐盟「屈服15%關稅協議」 股民憂:台灣怎麼辦?

美中TACO關稅無限延長!網友笑:台灣能一起「卡Bug」嗎?

00980T主打AI+美債的「平衡型ETF」成新寵!孫太:成長我要但穩定也不能少

聯準會利率在即...降息有望?專家解析「按兵不動機會大」:9月才有望

相關新聞

日韓關稅皆為15%…台灣區間預估15至20%?郭哲榮:若能一樣台股有望噴500點

隨著美國與南韓達成新協議,南韓將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再加碼採購1000億美元天然氣與能源,並開放市場、給予美國0關稅換來關稅從25%降到15%,引發市場熱議。 分析師郭哲榮(哲哲)今(31)

鮑爾決議維持利率不降…川普:也許我該自己當聯準會主席

美國聯準會(Fed)決議維持利率不降,主席鮑爾強調獨立決策,並拒絕總統川普一再施壓降息。面對鮑爾「頂住壓力」,川普竟嗆聲:「也許我該自己當Fed主席!」讓美國政壇、金融圈一片譁然,也讓PTT網友群起吐

日韓天價投資換取15%關稅…台灣能怎麼應對?網自嘲「安心睡」

面對日韓都開出天價投資換取15%關稅,PTT網友近來熱議台灣是否只能選擇「跟著跪」,甚至有網友自嘲「安心睡」,認為不如直接等結果、什麼都不用做,諷刺氛圍拉滿。 不少留言對政府提出質疑,酸言不斷:

全世界搶著跟美國跪…中國為什麼不用吞下去?網直言:互為對方主要市場

中美關稅休兵再度延長,美國財長明言中國寧可被課100%關稅,也不願在核心政策讓步,引發網友熱烈討論中國為何能如此強硬。有網友認為,這背後除了體制差異,更是中國內需規模與產業結構帶來的底氣。 不少

日韓為何「吞得下去」願天價交換15%關稅?全世界都被川普搶一輪

日韓近來與美國達成關稅15%協議,背後卻藏著天價交換條件:日本必須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方掌握九成收益,韓國則提出4000億美元投資,由美方全權分配。網友直呼:「這種條件吞得下去?」、「以前納貢

台灣關稅談判膠著?網擔憂:出價不到韓日…怎能拿同樣待遇?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最後倒數,官方對於談判內容三緘其口,只承認有進展、但尚未明確落點。美方已對外宣布與日韓達成15%關稅協議,同時要求台灣比照追加對美投資,市場傳出台灣「要談到15%,恐怕得端出高達400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