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嬤的假牙不見了 清潔隊垃圾堆中找 鄉長也到場關心

因購買俄國石油....考慮對陸課徵關稅?范思曝川普「真實想法」

台灣拚到關稅15%?開放農產品、汽車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市場熱議條件划算嗎

台灣拚15%對等關稅,開放美國農產品、汽車,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引爆社群討論,外界關注是否能與日韓站上同一起跑線,條件內容成焦點。(路透)
台灣拚15%對等關稅,開放美國農產品、汽車,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引爆社群討論,外界關注是否能與日韓站上同一起跑線,條件內容成焦點。(路透)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倒數,根據《信傳媒》與《彭博社》多方報導,台灣有望與日本、韓國一樣獲得15%的對等關稅,交換條件是對美開放農產品(如美豬、美牛、基改黃豆標示放寬)、汽車市場,並承諾投資美國3300~4500億美元,市場盛傳台積電將負擔其中一半。有業界解讀,這些投資金額還包含台積電已對美投資的1650億美元。

談判背後,美方開給台灣的條件相當嚴格。美媒形容「美國貿易代表像榨檸檬一樣榨取台灣」,希望取得市場全面開放與巨額投資。政治解讀認為,賴政府面臨兩難...對美強硬恐傷兩岸及美台關係,讓步則勢必承受國內農業、工商等團體壓力,尤其明年又逢六都選舉,平衡內外挑戰難度大增。

從產業角度來看,台灣能獲得與日韓同等的15%稅率,意味未來經貿競爭力不致落後主要對手。相關人士直言:「不要比我們的競爭對手高就好」,各國的關稅高低會左右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企業的全球布局,也直接影響產業未來。

社群上,網友一片熱議:「便宜的美車 終於要來了嗎?」「4000億太高了啦 日韓市場人口大台灣那麼多 差沒多少」「目標是15 實際呢?剩幾個小時開獎囉」「全開然後上貢天文數字結果目標只是15% 我沒看錯吧」。

也有人酸:「便宜的特斯拉要來了嗎!!」「台積電都送了還要4000E 比戰敗國還慘」。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賴政府 美豬 美國 特斯拉 日韓 日本 台積電

延伸閱讀

00878明宣布本季配息…0.6元也屬合理水準!超馬芭樂讚:有底氣但採養生策略

台美關稅「揭牌前夕」震撼傳出25%…網傻眼:加匯損比32%還慘

00878配息公告在即!稀飯估「0.47元」:0.3是真本事、其他看資本利得

關稅底定前大盤創高!郭哲榮:台積電新高…台股就看15%關稅能否落地

相關新聞

「帶頭炒股」?南韓總統喊KOSPI 5000 台灣網笑:慢我們一步

南韓總統李在明指派國會議員吳奇炯成立「KOSPI 5000」特別委員會,目標是活絡股市、吸引民間資金從房地產轉向金融市場。吳奇炯強調,5000點不是指數目標,而是象徵政策決心。韓國長年家戶資產高度集中

台灣疊加關稅「贏爛了」?白宮證實歐日免加15% 網友酸爆

白宮官員證實,歐盟與日本出口美國的商品將不再疊加15%對等關稅,日本將適用減輕負擔的特別措施。日方談判代表赤澤亮正透露,美方承認先前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有誤,未正確反映7月下旬達成的貿易協議,並承諾修正

台積電2奈米外洩疑雲…傳TEL高層將來台善後!網轟:土下座切小指、告到死

台積電2奈米製程爆出機密外洩風波,涉案工程師疑將資料翻拍並流向日本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TEL)。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TEL在內部會議要求員工避談此事,並有管

疊加關稅再掀爭議!黃國昌批晚間才證實…網疑惑:日本可以談掉我們不行?

台美關稅議題再引爆爭論,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質疑,行政院經貿辦刻意拖到週五晚間才透過媒體證實,台灣輸美關稅並非單純20%,還要在原稅率上「疊加」。行政院回應,早在4月4日的記者會簡報中已說明,並強調並非刻

台積電衝歷史新高…謝金河卻示警要小心川普出招?網嗨翻天:穩了!上看2000

台積電在川普宣布美國設廠可免關稅後,股價強攻至1,185元新天價,市值飆破30兆,帶動台股重回24,000點大關。然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提醒,川普的作風難測,不排除還有下一步動作,台積電後續仍有挑

台股高點夢碎「關稅疊加」利空?網:已反應…怕啥

台股8日盤中一度衝上24,131點,距離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卻在晚間被「關稅炸彈」澆了冷水。原先市場以為只是20%關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揭露,實際計算還需加上最惠國原稅率,甚至可能包含反傾銷與反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