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三星有機會贏台積電嗎?如果他能知論語

作為南韓人的驕傲,三星集團近幾年遇到了大麻煩。根據TrendForce的最新統計,2024年第四季,三星電子在晶圓代工的市占率持續下滑,相較於前一季的9.1%降至8.1%,雖然穩居世界第二,但遠不如台積電的67.1%。此外,三星的股價從去年7月的高點8.88萬韓元,跌到6.05萬韓元(今年3月24日),跌幅達到31.87%,投資人損失慘重。三星大老闆李在鎔(Lee Jae-yong ,이재용)此時「頭殼末咧燒」。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韓國的產業特色,它現在是「強企業、弱政府」,政府為了讓韓國企業能在世界上爭霸,想盡辦法配合財閥的需要,可以說,財閥要什麼,政府就給什麼。
例如曾因行賄、貪污、逃稅、會計造假、不當合併、非法經營、操控股價等多項罪名被捕的李在鎔,最終待在監獄兩百多天就被特赦了,理由是,政府希望李在鎔特赦之後,能專心一意,協助解決國家經濟危機。這就是一般韓國人的邏輯:法律是可以轉彎的,當然得看對象。
同樣的,為了使韓國企業能在世界上爭雄,韓國政府對勞工的打壓毫不手軟。1970年11月13日,全泰壹為了爭取勞工權益而引火自焚,現在韓國的勞工處境與當時,又能相差多少呢?這是為什麼現在的韓國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只有0.72,在OECD國家中倒數第一、被壓榨的非典型就業世界最高(2023年韓國非典型就業812萬人,占比37.0%)、自殺率世界第一(自殺率達到24.8人/每十萬人,而OECD的平均水準「才」10.7人)、老人貧窮率世界第二(四成老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原因啊!
2020年2月,李在鎔宣示,三星要在2030年超車台積電,成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龍頭。然而,面對表現不佳的財報,三星從2024年初進入所謂的「緊急模式」,即三星旗下高管只能週休一日,希望能挽回頹勢。儘管如此,頹勢未能阻止,以至於今年2-3月間,李在鎔嚴批旗下高管,「我們需要從高層進行深刻反思」、「你們已經失去了三星特有的力量、公司在危機時期的『獨特韌性』已不復存在」。
一開始,韓國人大為不解,台積電怎麼可能贏過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三星呢?後來終於「想清楚」了,原來癥結點就在工時。韓國最大的商業報紙《韓國經濟日報》說:由於台灣的工時長,韓國的工時短,台積電研發團隊能夠全天候24小時工作,「是其技術領先的關鍵」、「反觀韓國研發人員受到每週52工時的限制,無法在研發高峰期進行足夠的投入」。此外,時下韓國年輕人的工作態度與風格,讓資方苦不堪言。言下之意,都是別人的錯!
李在鎔不斷加壓,不管是對普通員工還是高管。難道加壓,效率就提高?不要忘記邊際效用遞減定律。加班也是有一個限度,超過限度就有害了。三星副會長韓鐘熙,63歲就過世,難道與背負的壓力沒有絲毫關係?
所以,問題不在高管,而在於李在鎔自己,這就是孔子說的「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問題是,「求」是什麼意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把「求」解釋成「要求」、傅佩榮把「求」理解為「要求、期待、責成」,而毛子水把「求」理解為「責備」,李澤厚說是「要求」,都不對。為什麼不能理解成「要求」?因為文不對題。本處所探討的是君子與小人在面對問題時所表現出的不同做法,而非對自己道德的「期待、責成」。又為什麼不能理解為「責備」?責備自己就能解決問題嗎?重點不在於責備自己,而在於找出真正的原因。從哪裡「找」?從自己身上找。
如果李在鎔能讀通論語-求諸己,相信,浴火鳳凰是可期待的,要是不能求諸己,那麼,即使韓國政府給予三星再多支持、即使三星投入再多研發、員工加再多的班都不會有用,原因是:在錯誤的地方不可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