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桃園傳槍響!男女不服攔查衝撞警車 警開8槍追捕慘掛彩

曾入選500盤!木村拓哉現身天母 造訪這家「牛肉麵店」店址曝光

川普將宣布對等關稅政策 政院:無論高低都有模擬演練

台美關係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美關係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將公布對等關稅措施,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明將根據內容拍板因應對策。政院人士指出,各種情境都會盤點,無論低或高,比如川普常喊的10%、25%,抑或是外媒預測的增加28個百分點,一定會協助產業度過關稅難關,維持競爭力,再與美方協商。

針對川普新政,政院人士分析,川普上任後頒布美國優先貿易及優先投資兩項政策,要求財經部門重新檢視美國整體對外貿易關係,鎖定對美有貿易逆差,盼振興美國經濟、再工業化及科技再強大,也制定嚴格的外國人投資審查條例。

政院人士認為,「課稅」成為川普解決貿易逆差的主要作法,所謂「對等關稅」重點為「fair and reciprocal」,也就是公正互惠,但至今沒人知道怎麼計算,能確定的是,美方會對每個國家有「特定稅率」,適用於所有進口產品。

據統計,我國去年對美進口占整體進口總值11.8%,農產品占7.9%,工業產品占92.1%,主要以石油及其製品為大宗,及台美雙方零關稅的資通訊產品及電子零組件;對美出口中,農產品占0.8%,工業產品占99.2%,其中包括AI伺服器、筆記型電腦、無線通訊設備及顯示卡等資通訊產品,而積體電路及記憶體等則占69.3%。

政院人士表示,台灣對美出口許多工業產品,農產品雖不高,但美國對台出口的農產品有一定數量。2018年在美中貿易糾紛下,廠商回流台灣或到東南亞,最多的是資通訊產品,自那時開始,資通訊產品出口到美國高達7成,目前雙方對此的關稅都是零。

政院人士說明,依美方計算,美國工業產品平均關稅約3.1%,台灣為4.8%,農產品部分美國平均關稅為5%,台灣為16.6%。

該人士強調,對等關稅並非針對台灣單一國家,而是世界各國,目的是解決貿易逆差。行政院去年11月已邀相關部會成立台美經貿工作小組,模擬推估各項可能措施,並研擬相關方案,相信能給產業強力支持。

目前川普加徵關稅的前例有10%、25%,也有媒體預測將對台提高28個百分點,政院人士說,無論低或高,各種情境都會盤點,也會評估後續對農工產業的衝擊,政府應提供何種因應措施;目前仍不清楚美方會用哪套劇本,待美方確定稅率落點,屆時才能提出具體措施協助業者,現階段不宜揣測,造成過度樂觀或恐慌。

該人士認為,美國還是台灣重要的貿易夥伴,任何情境都要預先模擬演練,一旦公布後,一定會協助產業度過關稅難關,維持競爭力,再與美方協商;由於進出口在台灣GDP占比很重,政府過去在拓展貿易上花費很大力量,也希望不要有差別待遇,這是業者最擔心的。

至於對等關稅是否影響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進度,政院人士說,美方公布的優先貿易政策中並未點名台灣,未來是否納入,現階段無法揣測,他認為這些都是好的溝通管道,包括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措施在內,仍待美方措施出爐。

台美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不是愚人節玩笑?川普考慮再當1屆總統 民主黨這號人物被點名

川普關稅措施不斷更新 市場籠罩不確定因素

川普「解放日」倒數!避險基金如臨大敵 循這5路分頭避險

報告:川普驅逐移民 包含近千萬基督徒

相關新聞

對等關稅影響 學者:台對美出口若下降衝擊GDP約15%

美國對等關稅大刀揮向全球,學者表示,台灣32%關稅高於日韓等主要競爭者,台廠面臨承受競爭力降低、產品成本大幅上升等2挑戰...

美對台32%關稅恐讓第2季房市GG? 專家駁:市場大有可為

美國對台灣課徵高達32%的對等關稅,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這項政策對台灣外銷美國的產業衝擊巨大。不過,因半導體...

32%對等關稅連帶打趴房市?專家:冷靜、先看這些數據

美國對台灣將課徵高達32%的對等關稅,對此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曾敬德表示,川普新關稅政策第一時間確實令人震撼,但真正影響還...

美國關稅新制啟動 PwC示警:企業要留意這三個時間點

美國政府於4月2日正式宣布新一輪進口關稅政策,自4月起陸續上路。這波措施除了針對中國、台灣等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也...

川普32%關稅來勢洶洶 專家:第2季房市「直接下課」

美國總統川普3日宣布全球課徵對等關稅政策,台灣也需課徵32%關稅,第2季國內房市恐直接下課。

富比世億萬富豪榜 林百里是台灣首富

財經雜誌富比世(Forbes)公布2025年億萬富豪榜,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馬斯克擠下LVMH集團創辦人阿諾特,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