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好冤枉」語畢步出雄檢暈倒 高雄雙罷劫85歲領銜人送醫急救

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收賄百萬涉貪 裁定羈押禁見

川普政治報復「玩真的」! 同黨參議員坦承:我們都很害怕

藍白否決警察人事條例覆議 吳思瑤:在野搞垮國家才是國難

在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下,立法院會今日處理「警察人事條例」覆議案,在國民黨、民眾黨的人數優勢下,以50票同意覆議案、62票反對覆議案、無效票0票,否決覆議案。圖/取自立法院直播
在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下,立法院會今日處理「警察人事條例」覆議案,在國民黨、民眾黨的人數優勢下,以50票同意覆議案、62票反對覆議案、無效票0票,否決覆議案。圖/取自立法院直播

立法院會今日審查「警察人事條例」覆議案,在國民黨、民眾黨的人數優勢下,以50票同意、62票反對、無效票0票,否決覆議案。此次已為行政院長卓榮泰上任後,行政院第七度提出覆議案。

在政黨代表發言階段,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說,這次修正警察人員人事條例,超過7成以上的民眾全部都贊成,特別是年輕的族群,20到29歲有73%支持,30到39歲超過80%支持,40到49歲也有接近73%的支持,從各個教育程度別去看也全部都是支持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警消人員非常辛苦,工作非常危險,工作時間長且壓力大。

張啓楷表示,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17年到2021年 ,警察因公殉職的就有47位,因公受傷有4837位。而打火兄弟近10年有28位殉職,結果民進黨「今天公祭,明天忘記」,這次修法是台灣共識,請民進黨不要再霸凌警消。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藍白當家的國會,反改革,反進步,不公不義回來了,世代不正義回來了,這才是現在的台灣共識。如果怕罷免,就支持覆議案;怕罷免,就支持年輕人;怕罷免,就支持年金改革。

吳思瑤表示,國難是什麼,不是國民黨一再炒作的川普關稅衝擊。真正的國難,是台灣的在野黨並不忠誠,要搞垮國家。如果說世代正義、退撫制度、年金永續比較不好懂,那就來講錢,絕對讓國人很有感。藍白當家的立法院,搞倒國家,敗光國家,是現在進行式。

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說,此次修法,是希望能夠保障警察、消防、海巡、移民跟空勤同仁的退休生活,因為這些人長期處在高危險、高壓的工作環境。政府稱這樣對其他公務員不公平,但警察同仁因公傷殘每年高達700多人,前兩年更逼近900多人,過去7年警消因公殉職者84人,而全國軍公教因公殉職是229人,警消就占了軍公教因公殉職人數的3分之1以上。

吳宗憲強調,每個數字代表一個家庭,他當年當檢察官時,因帶隊搜索,曾被歹徒開過槍,雙方開了60幾槍。他的爸爸吃早餐時看到新聞,爸爸非常生氣,生氣的不是他去工作,而是生氣他如果中彈,這個家庭怎麼辦?這就是警消海巡等等家庭的心情。發生危難時,這些人是去保護國人,政府本就應獻上最高敬意。

今日警察人事條例覆議案交院會記名表決,在國民黨、民眾黨的高度共識下,以50票同意覆議案、62票反對覆議案,用人數優勢否決覆議案。

殉職 覆議案 警察

延伸閱讀

台大生稱收罷免連署被辱 吳宗憲:尊重政治立場 但別在校園

總統提投資脫中入北 吳思瑤:長期經貿布局政策方向

柯建銘10%歪打正著 吳思瑤:先知總是寂寞

趙少康提停止對美投資 吳思瑤:國民黨人再次選錯邊

相關新聞

神隱多日終現身 柯建銘京都「大休息」不忘「大成宮」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本月9日缺席立法院會及民進黨中常會,12日也缺席民進黨「向人民報告」新竹市場宣講活動,引發臆測...

不是自己人嗎?柯建銘探視陳菊吃閉門羹 他曝兩人積怨難解

監察院長陳菊因治療腦血管阻塞在高醫住院、復健中,除了前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蕭美琴前往探病,日前赴日「大休息」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回國後也前往探望,卻吃了閉門羹,引發關注。資深媒體人羅旺哲指出,柯建銘與陳菊兩人之間,其實早有心結、積怨已深。

再喊話倒閣 蔣萬安嗆:檢察官為何不搜吳釗燮辦公室?

國民黨台北市長蔣萬安晚間赴北檢聲援「戰獨裁」活動,並喊出倒閣;蔣萬安上午參加北投區里長座談受訪,針對國民黨台北市黨部被搜...

賴總統:中共網攻 每天240萬次

賴清德總統昨在台灣資安大會表示,以去年為例,政府網際服務每天受侵擾達兩百四十萬次,是前年的兩倍;過去幾個月來,台灣醫院、...

蔡英文、蕭美琴南下探望 高醫今說明:陳菊整體復健狀況穩定

監察院長陳菊去年底因流感住進高雄大學附設醫院,後續檢查發現右側腎臟長腫瘤以及有腦血管阻塞,手術後目前仍在院療養中。昨天前...

柯文哲秘書「橘子」登外逃通緝犯系統 調查局網站遭朝聖網友塞爆

該通緝網頁一出,於今(11)日凌晨有網友表示該網頁已無法進入,網紅四叉貓也在凌晨時PO出調查局「悲報」,認為小草又贏,現在又查不到通緝令,恭喜橘子成為最多人最想朝聖的通緝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