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委質疑各部會遲不送解凍案 政院:刪減數還無法確定

國民黨立委質疑,總統府公布總預算至今已近一個月,但卻沒有任何部會提案解凍,質疑行政部門刻意杯葛,只為替大罷免加溫。政院人士反駁,是立院的總預算案刪減數還無法確定、以及解凍條件太過嚴苛,才導致目前無法提出解凍案。
總統府於3月21日公布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各行政機關已可啟動解凍預算,不過國民黨立委質疑,立院自公告至今21天都未收到任何部會的解凍報告,質疑行政部門刻意杯葛,打假球,只為替大罷免加溫。
政院人士指出,立法院要求通案刪減939億,其中636億要求行政院「核實辦理各機關通刪項目之預算調整減列」,這樣的「調整」涉及施政內容的變動調整,導致施政成敗無法歸屬,責任政治難以建立,違反行政立法權力分立以及責任政治的要求,這種未指明項目的統刪要求,也與過往協商的狀況完全不同,明顯違反釋字391號解釋。
相關人士強調,在立法院沒有確認刪減數的前提下,就沒有辦法確認剩餘數,因此更沒有辦法在剩餘的預算中確認凍結的金額,而總預算公布迄今尚不足一個月,政院也因為欠缺立法院所提供的確切刪減數字的情況下,目前仍沒有辦法提出解凍案。
相關人士並指出,有些解凍條件非常嚴苛,有些要先執行一定比例之後才可解凍剩下的預算,例如行政院等6機關凍結70%,俟執行30%以後始得申請解凍,不過因預算執行尚未達所設比率,因此還無法提出解凍;另外,有些必須要提出法案才能解凍,例如公務人員保障法修正案、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等,但法案提出需要經過研商、蒐集意見與討論,並非短時間就能定案。
另外,有些解凍案涉及變動施政計劃的內容,例如原民會原列「辦理原住民族日及會慶活動所需經費5000千元」,修正文字為「出版原住民族委員會已完成之『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政府體制文獻史料彙編』5000千元」,已經將預算支用的內容完全改變,不符合責任政治的憲法要求,這些解凍條件,都是是史無前例的嚴格,也是目前無法提出解凍案的因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