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與友捲圍毆案悔悟願和解 羅時豐子匯6萬獲判刑

獨/與王家梁爆婚變 許維恩親口認:因為一句玩笑話

「新新併」有新進展 台新金宣布發行118.9億股普通新股

【重磅快評】鄭銘謙很掉漆 難怪檢調敢為所欲為

法務部長鄭銘謙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記者林俊良/攝影
法務部長鄭銘謙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記者林俊良/攝影

法務部長鄭銘謙很掉漆,被立委問到聯合國最近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稱不清楚,原因是忙著在立院答詢;被問到檢調為何清晨到民眾住家查連署,他又說是基隆人的生活習慣;昨天更有名嘴爆料,指檢方稱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硬碟裡的「不雅照」只是舒淇寫真集;看來,鄭銘謙不僅答詢不用心,也管不了檢調為所欲為,實在不符民眾期待。         

詐騙猖狂,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昨天在立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詢問鄭銘謙是否知道聯合國日前公布一份關於涉台詐騙的報告?鄭答說不清楚。王追問在忙什麼?鄭則回說「在忙立法院詢答」;儘管後來鄭再提北檢最近有查獲詐團,立委應予肯定,但鄭答詢漫不經心,還說他都在忙著立法院答詢,被罵也不冤枉。

鄭銘謙漫不經心,不只一例。被問到基隆檢調清晨6點到民眾住家查罷免連署一事,檢調作法很不尋常,本來就應檢討,結果鄭銘謙又是膝反射為檢調辯護,稱此舉是「符合基隆人的生活習慣」,主要是考量基隆人絕大部分都在外地工作,避免被傳喚的對象還要再跑一趟,所以就一早送達。

鄭銘謙答詢不用心,反讓自己陷於難堪。按照鄭說法,如果基隆人有案件要說明,都得清早6點傳喚,那人口不比基隆少的板橋、新莊、雙和等地,也有不少人到外地上班,是不是也都得比照基隆人一早6點傳喚?鄭的邏輯不通,別說藍委林沛祥要他別對檢調下指導棋,連身為基隆人的前綠委高嘉瑜也認為鄭失言,這種辦案手法太粗糙。

鄭銘謙身為法務部長,但最起碼的程序正義都做不到,檢調辦案手法失當不敢說重話,更遑論要求檢調做到偵查不公開了,受害最深的莫過於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了。

柯文哲在庭訊時指控檢察官拿硬碟檔案中的「不雅片」威脅他認罪,檢察官則聲請勘驗柯文哲硬碟中的「women」資料夾,證明絕無威脅。昨天有名嘴爆料,其實所謂的「不雅照」只是舒淇早年的寫真集。 如果此事為真,那檢調不僅洩密,辦案手法更不是惡劣二字可以形容,比基隆檢調一早傳喚更可議。

鄭銘謙在立院否認清檢察官刻意洩漏消息給特定媒體,但王鴻薇反問柯文哲檔案裡有清涼照,難道是柯自己告訴全世界?鄭竟說他翻媒體報導,稱週刊內容裡並沒有提到消息來源來自檢方。鄭銘謙這種說法無異不打自招,承認法務部根本沒去查檢調是否違反偵查不公開,周刊說沒有就沒有,法務部都這樣辦事的嗎? 

偵查不公開是指偵查程序、內容及心證均不得公開或揭露, 如果違反可能會有刑事洩密、行政懲戒、民事損害賠償等責任,最主要是基於無罪推定原則,目的在保護當事人名譽、隱私、安全,發現事實及公平審判;但法務部長不當一回事,答詢也敷衍草率,難怪底下檢察官敢一大清早辦案擾民、拿藝人寫真集威脅政黨主席了。    

基隆 柯文哲 鄭銘謙

延伸閱讀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遭搜索 吳宗憲:用司法製造寒蟬效應

警調上午6時按門鈴查連署 罷免林沛祥領銜人:請尊重睡覺基本人權

影/被問不知UN台人涉詐報告在忙啥? 鄭銘謙:我在忙立法院詢答

基檢查罷免連署 林沛祥籲鄭銘謙別下指導棋:很難看

相關新聞

葉元之遭控霸凌前助理 北市勞檢揪出1缺失開罰9萬元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遭控霸凌前助理、禁止請病假等涉違反勞動法令事項。北市勞動局勞檢處前往葉元之立院辦公室勞檢,依照涉及勞動基準...

台商鄭文逸炒股重判13年6月 黃國昌點名2綠委修法幫脫罪

台商鄭文逸炒作大同公司股票獲利,去年遭到重判13年6月定讞,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今天點名,民進黨立委許智傑、邱志偉...

藍委葉元之遭控慣老闆霸凌前助理 北市揪1缺失罰9萬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遭控霸凌前助理、被指為慣老闆,日前其立法院研究室被台北市勞動局勞檢。勞動局今天指出,因其沒有出勤紀錄,2...

新北藍黨團出現次團體被綠酸分裂 王威元:書記長還是我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今天出現次團體,由前書記長陳偉杰成立「新藍圖連線」,今天議會開議討論議程,綠營議員質疑「不知是分裂還是...

蔣萬安拜會民眾黨團談市政 張志豪:沒有摔東西、拍桌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到民眾黨議會黨團說明法議案,市政討論包含聯開宅、青少年性侵案、監督大巨蛋、世壯運等民生議題。黨團總召張志...

林佳龍出訪史瓦帝尼 見證戰略儲油槽工程啟動

外交部長林佳龍訪問我非洲友邦史瓦帝尼王國,23日與史王恩史瓦帝三世(H.M. King Mswati III)共同主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