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夜夜活春宮…情侶開窗激戰「響徹全區」 居民忍不住出招反擊

一圖看天氣!明轉晴但下周一又有鋒面報到 降雨熱區曝光

立法院司委會下周考察全改邀周萬來報告 藍委疑:想攻擊韓國瑜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由民進黨籍召委莊瑞雄主持議事,下周3天議程均邀請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右)等進行專題報告。引發國民黨立委質疑,根本是要趁機羞辱周萬來,攻擊立法院長韓國瑜(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由民進黨籍召委莊瑞雄主持議事,下周3天議程均邀請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右)等進行專題報告。引發國民黨立委質疑,根本是要趁機羞辱周萬來,攻擊立法院長韓國瑜(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由民進黨籍召委莊瑞雄主持議事,下周3天議程均邀請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等進行專題報告。引發國民黨立委質疑,根本是要趁機羞辱周萬來,攻擊立法院長韓國瑜

據了解,立院司委會下周原定排的是考察行程,後在韓國瑜確定出席今日凱道活動後,民進黨團隨即改變策略,將考察行程改為邀請周萬來出席專題報告。

根據立法院公布議程,司委會下周議程分別是4月28日,邀請周萬來列席就「立法院議事空間運用現況暨整體院區未來治理規劃」、「立法院國會數位化推動進度及資安應對防護方案」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4月30日,邀請周萬來、議事處處長、法制局局長列席就「3月25日晚間本院違法會議及違法表決之適法性、是否有違公務員服務法?」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5月1日,邀請周萬來、議事處處長、法制局局長列席就「防止立法院成為國安破口─避免共諜滲透、機敏資訊洩漏等國安事件之防制措施」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同為立院司委會委員的國民黨立委吳宗憲說,綠營當然是鬧事。綠營當家鬧事從來沒有少過,一開始確實是跟大家說要排考察,後來又轉了,且三天都要針對周萬來,那就是要羞辱周萬來。「我們不喜歡綠營總是把國會的議事排程,拿來當作政治攻擊,任何東西都可以是綠營政治攻擊的工具。綠營除了拿司法當政治攻擊的工具,連國會排議程都拿來當作攻擊工具,這就是綠營現在的操作模式。」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司法法制委員會下周由莊瑞雄當召委,刻意把原來排好的考察,改成要請周萬來來做專案報告,這擺明就是「藉周打韓」、隔山打牛,趁機修理韓國瑜的味道非常濃厚。

賴士葆批,突顯民進黨小鼻子小眼睛,一切都是政治操作而已,用此來間接抗議韓國瑜出席426凱道造勢活動。

有立院人士也痛斥民進黨行為,「抓到立法院共諜的破口,統統都是民進黨黨籍,到底我們要檢討什麼?他們癱瘓整個院會高達6次,竟然檢討別人會議是不是違規。」

周萬來 立法院 韓國瑜

延伸閱讀

赴立院親邀韓國瑜參加戰獨裁 朱立倫憂驕傲的民主不見了

426上凱道在即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拜會立法院長韓國瑜

國民黨426上凱道韓國瑜要參加 柯志恩邀高雄鄉親北上相挺

否認月薪40萬吃補當吃苦 卓榮泰:我跟韓國瑜都沒有

相關新聞

陳水扁談同路人遭出征 扁賴關係因一件事回不去了

陳水扁日前睽違17年發表公開演講,一席「不能意見不同,就說是XX同路人」,被認為暗指賴政府,慘遭綠營支持者網路出征。阿扁事後大吐苦水表示,過去被國民黨迫害,現在被綠營出征,不知今夕是何夕。 過去,賴清德政治光譜比起蔡英文,更接近陳水扁,被視為更可能特赦陳水扁的總統人選,扁賴關係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期更是融洽,不過,隨著賴對特赦阿扁態度轉趨保守,兩人雖保持距離但彼此有互信。

藍白抗議司法不公反制大罷免 綠藉鄭文燦稱辦案無差別

藍綠持續在大罷免戰役過招,近日「司法大刀」對準罷免團體與藍營,國民黨方面痛批民進黨用司法手段來掃除在野力量,發起426上凱道「戰獨裁」,民眾黨也響應。而對於藍營訴求「司法不公」反制大罷免。民進黨內認為,賴政府執政後司法機關幾乎是「無差別辦案」,在野黨這樣的訴求,不易引發共鳴。

賴清德批「戰獨裁去天安門」 黃國昌嗆:養共諜有道歉?

國民黨今在凱道舉行「反綠共、戰獨裁,凱道一起站出來!」集會遊行,賴清德總統反擊「真正要戰獨裁,應該要去北京天安門,至少到...

編列千億撥補台電 行政院5月起卻付不出電費

行政院提出4100億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包括撥補台電1000億元,不過,行政院院本部卻因今年電費遭立法院凍...

聲援國民黨「戰獨裁」遭洗版 秋鬥:不因政治潔癖缺席

國民黨今天下午在凱道舉行「反綠共、戰獨裁」遊行,估將超過5萬人集結,勞團組成的社運「秋鬥」昨天在臉書「秋鬥:左派力量」宣...

蔡正元戴電子腳鐐 張啓楷:執政黨司法追殺是現在進行式

三中案台灣高等法院二審昨開庭,合議庭裁定被告、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須配戴電子腳鐐。民眾黨立院黨團副總召張啓楷提出三大不合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