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因南京出生?師大附中生無法報考國防醫 陸委會發聲揭原因

獨/等到iPhone嗶進站!蘋果iOS18.4開放台灣NFC交易 悠遊卡公司回應

訪俄重頭戲!習近平於克里姆林宮與普亭會面後 進行小範圍會談

定義中國敵對 賴總統:是不得已

賴清德總統對美國的低姿態遭受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對美國的低姿態遭受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許多國家正舉辦二戰歐戰勝利紀念日八十周年活動,我國外交部今天也舉行紀念茶會,賴清德總統、副總統蕭美琴等人將出席。據了解,賴總統將發表談話,提及二戰雖已結束八十年,但包括中國在內的極權勢力正在捲土重來,恐對全球的民主和平造成衝擊。

對於日前提出「賴十七條」,將中國定義為反滲透法指涉的境外敵對勢力,賴總統接受財訊專訪時表示,中國沒有放棄武力攻台,這幾年來對台灣的文攻武嚇、統戰滲透愈來愈嚴重,「如果不是不得已」,他不會做這樣的定位。

賴總統三月提出國安五大威脅與十七項因應策略,他接受財訊專訪時說,中國對台統戰滲透愈來愈嚴重,在這種狀況之下,不得已、也不得不根據反滲透法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才有辦法讓國人了解這個情勢,國家體制才有辦法根據這個方向去調整;不管修法或政策調整,目的是確保國家、社會安定。

賴總統日前曾提及「脫中入北」,是否意味台灣經貿路線要脫離中國大陸?賴總統說,「脫中入北」是學者在談論美中台三方政策時,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提出「脫中入北」策略;他的國家產業發展政策,一直是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現在多一個調整,是加強美國、行銷全世界,他強調「布局全球,當然有包括中國在裡面」。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賴總統在該專訪中也說,台灣在談判中提出的採購項目,能源方面包括石油、天然氣,另外會採購包括工業設備等工業製品、航空器及軍備等,「台灣是很有誠意,願意藉由採購跟投資來解決雙邊貿易逆差的問題」。

此外,前總統蔡英文九日啟程出訪立陶宛及丹麥。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蔡舒景說,蔡英文應立陶宛前總統葛寶思凱德邀請訪問,將於維爾紐斯大學發表演說,並與葛寶思凱對談;蔡英文也將參與十三日舉行的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並發表演說,傳達台灣將致力與民主盟友持續合作、共同確保區域的安全穩定。

今天上午的「歐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茶會」,包括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谷力哲(Lutz Güllner)、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代理處長柯傑民(Jeremy Cornforth)等人都將與會。

反滲透法 對等關稅 立陶宛 美國在台協會 蔡英文 賴清德

延伸閱讀

蔡英文9日啟程訪歐 將赴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演說

惠光10隻幼犬送寄養家庭 蔡英文探視任宣導大使

國際導盲犬日 蔡英文籲遵守「4不1問」

《看不見的國家》蔡英文內心世界首曝光 美國導演鏡頭下的台灣轉型路

相關新聞

朝野協商互槓!韓國瑜澄清:吃藥只是比喻 柯建銘非常健康

立法院今天針對「司法院人事同意權」等10案進行朝野協商,許久不見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在今天復出,一回歸馬上就和立...

不是鄭麗君 政院派龔明鑫率團參與SelectUSA

2025年「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11日至14日將於馬里蘭州登場...

朝野協商再交火!韓國瑜嗆柯建銘:自己不吃藥 叫別人去吃藥

立法院今天針對「司法院人事同意權」等10案進行朝野協商,許久不見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也在今天復出,一回歸馬上就和立...

小笠原欣幸:活躍的日台民間交流 有助於台灣情勢穩定

日本研究台灣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今天在臉書以「日本企業與國民應如何因應台灣有事, 台灣危險等輕率言行正合中國之意,討論應聚...

朱立倫「希特勒」類比 民進黨中央到地方議員群起圍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稱賴清德總統在做希特勒做的事,引發熱議,德國駐台辦事處都發聲明譴責朱言論不當,民進黨今天黨中央開記者會譴責該行為...

憲訴法釋憲說明會創離譜3前例 大法官也加入大罷免戰?

憲法法庭理應地位超然,現在卻淪為政治戰場,連自己也捲入。憲法法庭5月12日將針對立法院2024年底三讀通過的憲法訴訟法聲請案,舉行「說明會」,而且在聲請案兩造當事人提出的爭執外,再創先例提出憲法法庭自己的「爭點」,直指過去未聞立法院三讀立法程序的「第三讀會」瑕疵。國民黨人士質疑,憲法法庭若真要硬幹,在新法生效後,仍要以立法程序瑕疵為由,審查憲訴法的合憲性,是否也要將司法界最崇高殿堂的憲法法庭綁上大罷免的戰車上,向全民宣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