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00公尺耗資1.5億元 台鐵高雄月台門在貴什麼?

2025行事曆更新!4+1新假上路 今年連休9天還有5次機會

網紅「小周牙醫」歧視同志言論挨轟!道歉被網抓包IG、YT秒做1事:沒誠意

特別條例將普發現金? 綠仍盼先撥補台電

對於藍白希望特別條例普發現金,綠委鍾佳濱表示,普發現金只是短期小確幸,若電價上漲會影響深遠。(中央社示意圖)
對於藍白希望特別條例普發現金,綠委鍾佳濱表示,普發現金只是短期小確幸,若電價上漲會影響深遠。(中央社示意圖)

「若不撥補台電,對民生影響廣泛,不是普發1萬元可以遮掩的!」針對藍白版特別條例都要普發現金,綠委鍾佳濱受訪時強調,應將錢拿去進行長期性、增加台灣韌性的政策;另一位政院人士受訪時也指出,產業界希望電價穩定,普發現金恐將支持產業、照顧民生與強化國安的力道減弱。

立法院本周將於財政與經濟委員會審查行政院版4100億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藍白已各自提出兩黨版本草案,其中政院版與藍白最大的差別,在於藍白皆把挹注台電1000億元以及國土防衛韌性預算1500億元刪除,並各自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6000元。

不撥補各行業受影響

對此,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受訪時強調,由於國民黨面臨大罷免浪潮,被人民追究過去諸多毀憲亂政的行為,因此想透過普發現金討好民眾,但若因為普發現金而取消台電撥補與國防預算,雖然當下可以拿到1萬元,若電價委員會到時候漲電價,看似可用1萬元付電費,但百工百業都會反映漲電價的成本。

「對於藍白短視近利,犧牲經濟與國防安全的作法不能苟同!」鍾佳濱強調,即使國民黨通過這些條例,但若不是藍白過去倒行逆施,怎麼會有藍委被針對罷免?他認為藍白提出普發現金只是討好選民,但從7月開始就會有大罷免投票,國民黨區域立委最終仍難逃民意的制裁。

台電已虧4200億

對此,一位行政院人士受訪時也表示,由於俄烏戰爭導致引發全球性燃料暴漲,政府為了維持物價穩定、減緩通膨,採取電價緩漲政策,延遲反映燃料上漲成本,因此在2022 年至 2024 年由台電吸收民生電價近2600億元、產業電價未調足成本近3400億元,總計吸收近6000億元,致累積虧損超過4200億元。

政院人士指出,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進行近20場產業座談會,當中多次都聽到產業界希望能夠維持穩定的電價,本次特別預算挹注台電1000億的預算,盼健全台電財政,確保供電穩定,未來始能進一步請電價審議委員會審慎評估電價討論,以強化台電財務結構、調節能源價格的方式來穩定民生物價。

普發現金分散力道

此外,特別條例中1500億的國土安全韌性,是為了全面提升國土防衛能量,包括強化國軍基礎建設、庫儲設備設施,以及飲用水、油和電備援能量。並規劃新建巡防艦艇,以應對中國海上灰色地帶侵擾、惡劣天候下出勤時的安全與效能。另外,還有強化海域的監測與偵查、建立高效的國軍共同協作平台,強化雲端與即時通訊的安全性。

「普發現金的做法是把力量分散!」政院人士表示,分散之後對產業支持力道、民生的照顧力道與強化安全韌性力道都不夠強,因此政院期望立院能夠支持政院版本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台電 藍白 電價

延伸閱讀

釐清修憲訴法有無瑕疵 憲法法庭512公開說明會…出席名單出爐

屏東檸檬受忽冷忽熱天氣引發遲發性災損 今年恐損失5成

羊隻拍賣價格持續下跌 羊農嘆:多賣多賠不賣也賠

在野拒撥補台電 卓榮泰:電價調漲物價波動壓力比發萬元大

相關新聞

影/何時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 盧秀燕這樣回應

台中市長盧秀燕是否參選國民黨主席,何時參選,她至今未鬆口,她今天早上到台中市豐原區合作國小,主持山城5校禮堂聯合動土典禮...

黃國昌質疑憲訴法釋憲不適格 大法官裡應外合呵護備至

賴清德總統今年初公布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遞狀聲請暫時處分及釋憲,憲法法庭首度在今天下午召開說明會。民眾黨...

金城國中考題惹議 教師遭起底曾在清大金門社大任教

金門縣金城國中近日因九年級段考考題出現「精液豆漿」、「綠茶婊」等大量不雅詞彙,引發社會譁然。據悉,出題的翁姓教師已從今日...

憲訴法說明會管很寬? 翁曉玲批:大法官是太上皇?

憲訴法釋憲今開說明會,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及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於會前開記者會。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批評,新修法只是回復先前標準,...

基隆議會開議 議員要求道歉 謝國樑:非常難過 充滿歉意

基隆市政府前民政處長張淵翔涉嫌違法使用民眾個資被調查,法官裁定收押。市議會今開定期會,民進黨議員就提緊動議,要求市長謝國...

賴苡任盼有更換領銜人辦法 李進勇:應嚴謹取得同意書

罷免綠營立委吳思瑤領銜人張克晉宣布退出領銜人,團隊若要更換領銜人,須取得一半連署人以上的同意書,「地動刪瑤」召集人賴苡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