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鉛球冠軍狠殺儀隊高校女 自傷後住院6天認罪遭收押

俄烏還談得下去?普亭不甩澤倫斯基挑釁 放鳥和談派「低階代表團」

鴻海劉揚偉確認出席黃仁勳「兆元宴」 這次一樣在老地方

【重磅快評】賴清德「脫中入北」發威 歐陽娜娜成祭旗

陸委會證實,藝人歐陽娜娜已列為重要的行政查核對象。圖/取自微博
陸委會證實,藝人歐陽娜娜已列為重要的行政查核對象。圖/取自微博

520前,兩岸關係風聲鶴唳。對於賴清德總統再提及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共進晚餐的念頭,國台辦昨天回批「痴人說夢」;陸委會也不甘示弱反擊,若涉及與中國黨政軍有任何形式合作,政府將依法查核開罰,藝人歐陽娜娜已列為重要查核對象。賴清德「脫中入北」下達軍令狀,歐陽娜娜恐成頭號祭旗。

美國總統川普大船轉彎,中美關稅大戰休兵90天,賴清德的「脫中入北」剩半套,對外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入北」觸礁,脫離中國大陸的「脫中」轉向國內發威;賴清德揚言打造「非紅供應鏈」,首要目標就是對內剷除民進黨認定的「紅色在地協力者」,陸委會、教育部等部會紛紛跟進邀功。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昨說,政府尊重言論自由,但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之1,台灣人民、法人或地方政府,未經政府許可,不得與中共黨政軍機構進行任何形式合作。陸委會將會同文化部行政查核,歐陽娜娜等人已列為重要的行政查核對象,「行政程序還是要走完,該開罰就開罰」,屬實可裁罰最重50萬元;至於其他藝人「該列入的都有列入」,會公平查處。

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天也公開表態,兩岸現在處於緊張關係,陸委會已對此頒布「橙色」旅遊警戒,目前情勢不鼓勵,甚至禁止、反對中小學,甚至大學到中國大陸交流,他也成為首位明禁兩岸交流的教育部長。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今天也表示,若是交流的行程有違規、違常,不管是對岸或台灣的邀請機關都會善加提醒,並做一些註記。

雖然賴清德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拋出與習近平共進晚餐的想法,並呼籲在對等和尊嚴下,與對岸展開交流與合作,「把對抗轉為對話、封鎖轉為交流」。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賴清德的「場面話」,民共領導人共進晚餐要比登天還難;賴總統的談話或許要反過來看才是「真心話」:「把對話轉為對抗、交流轉為封鎖」。賴政府心照不宣,教育部、陸委會、文化部等部會才敢明目張膽執行大老闆真正意志,由賴清德扮白臉,邱垂正、鄭英耀扮黑臉。

歐陽娜娜曾轉發軍演圖卡、公開聲稱「我是中國人」等言行,被綠營鎖定不意外,問題是,發表過親中談話的藝人不只歐陽娜娜,當紅明星蔡依林、五月天、蕭敬騰、林依晨、張韶涵、林志玲、楊丞琳等人都曾遭抹紅出征,大明星人人自危,擔心誤觸紅線。外界更好奇,陸委會和文化部將如何對藝人行政查核?兩岸條例大過於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嗎?

520紅色大獵殺,藝人聞「紅」色變,歐陽娜娜成為頭號箭靶後,民進黨磨刀霍霍,明星們是否一一被獵巫中箭?

歐陽 賴清德 陸委會

延伸閱讀

被指反對與大陸交流 教長鄭英耀:這樣的帽子我承擔不起

賴清德確定不來…世壯運周六開幕 蔣萬安:會發賀電祝賀

鄭英耀禁止台生赴陸交流 馬辦轟下台:違反賴清德政策

陸委會調查藝人與中共合作 主委邱垂正:歐陽娜娜是重要對象

相關新聞

民進黨2026縣市長提名草案出爐 林俊憲、陳亭妃終須一戰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昨天邀集黨內各派系代表舉行便當會,會中草擬出初步的2026年縣市長提名條例草案,但仍待6月28日全國黨代...

【重磅快評】閣揆漲電價 大玩超拔鵝毛補黑洞的小把戲

行政院力推4100億元特別條例草案,藍白主張刪除其中撥補台電的1000億元,閣揆上火線受訪稱若藍白執意不支持撥補,「電價...

踢爆陳宗彥涉貪卻判無罪 陳琬惠諷:賴清德的愛將「真夠力」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遭控在台南市府任職期間,接受性招待、替酒店業者喬事,因涉貪遭起訴,台南地院今天一審判他無罪。當初踢爆...

陳宗彥辭官沉寂2年多近況曝光 綠營指東山再起不易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擔任台南市政府新聞處長及民政局長期間接受性招待,台南地院今下午宣判無罪。陳在前年初內閣改組接任行...

陳宗彥接受性招待無罪 國民黨:賴清德有臉談法治?

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被控在擔任南市府官員時接受性招待,今獲判無罪。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表示,16次性招待被判無罪,賴清德總...

陳宗彥被控接受性招待判無罪 謝龍介請賴總統大膽啟用

行政院前發言人遭控接受性招待案,台南地院今判無罪,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說,並不覺得意外;由於陳宗彥和總統賴清德的關係相當特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