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像恐怖攻擊」清隊隊員趕赴三峽車禍現場 曝弟弟認出:黃黑機車是媽媽的

午後雷雨來了!3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新冠感染增8成 6月下旬達高峰…羅一鈞曝變異株轉換釀禍

吳思瑤:傅崐萁涉競選小物等多案 立院延會非個人保護傘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藍白提延會有兩個理由,普發現金救罷免、撐國會保護傘躲司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藍白提延會有兩個理由,普發現金救罷免、撐國會保護傘躲司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立法院院會今再處理國民黨團「延會至7月31日」等提案,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藍白提延會有兩個理由,普發現金救罷免、撐國會保護傘躲司法,但若延會只是為禍國殃民、躲避司法偵辦,民進黨實在難配合,立院要撐起保護人民的傘、撐起保護國家的傘,而非個人保護傘。

吳思瑤今上午在議場前受訪,表示今天議程第一案就是藍白要延會到7月底,延會要有正當性,合理性,為什麼是七月底?這部分要講清楚,很清楚延會有兩個目的,他們要強行過普發現金條例,人人發一萬元,「當聖誕老公公救罷免,慷國家之慨來救罷免」。

吳思瑤說,其次就是想撐起國會司法保護傘,國民黨委員涉入司法案件非常多,不管是連署造假案件,或傅崐萁涉入很多個案,像是競選小物、土地開發等案,希望延長國會能尋求國會保護傘庇蔭,能不被搜索、享有國會特權,這恐怕是國民黨躲避司法重要目的,延會要合法正當,如果是福國利民,絕對支持;但若延會只是為禍國殃民、躲避司法偵辦,民進黨難配合。

吳思瑤說,今天還有藍白提出的幾項公投,包括核三、反戒嚴、移轉投票等,民進黨策略就是每個委員都會上台論述,發揮論述能力,「表決會輸,但是論述一定要贏」,他們會讓社會看清楚,假議題公投真正目的,只是為了救罷免,毫無公投社會正當性。

吳思瑤還說,對於經貿議題,國民黨永遠只有擁抱中國市場、開放陸資、陸客這個老套路而已,事實證明這已經不可行;其次國民黨又來錢坑大集合,要排擠台電撥補等預算,只為了普發現金,不折不扣就是再次踩到憲法紅線,違反預算權,藍白違憲上癮了,難道藍白要的就是讓民生齊漲?讓通膨發生再來賴給民進黨?

至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等一年都沒收到賴清德總統訊息,吳思瑤說,如果連國民黨內青年軍李孝亮都說找不到朱主席,「請問問題在誰身上?」這一年賴總統啟動台灣憲政史上第一次院際協調,具體針對總預算惡砍來協調,難道在野黨要無視?現在又要發動要罷免賴清德,這需要3分之2的高門檻,是國民黨上下一致決定?且恐怕朱立倫也要先跟「傅隨組織」民眾黨討論再說。

吳思瑤 司法 傅崐萁

延伸閱讀

虐童者最重判死?吳思瑤:傾聽各界意見 盼審慎討論

賴清德「併購說」比喻兩岸關係 綠:勿斷章取義帶風向

林昶佐出任芬蘭代表 吳思瑤:獻上最高祝福

影/罷吳思瑤「鮭魚回郵」份數達標! 罷團憂中選會甩鍋沒收罷免

相關新聞

賴總統:台灣沒有要反攻大陸 台海若衝突將有10兆美元損失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他日前接受日本天團「嵐」成員櫻井翔專訪時表示,台灣沒有要反攻大陸...

立院延長開會至7月31日!綠轟拖時間躲調查 藍白反譏薪水小偷

立法院今天召開院會處理討論事項,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延長會期至7月31日止,民進黨立委質疑藍委延會是為了躲避司法調查、尋求...

台仍美中選邊站?學者:脱中入北難 應拓展非中美市場

美中貿易戰仍然是進行式,且態勢比川普1.0時代更烈,加上民進黨政府提出「脫中入北」,台灣在美中選邊站議題再浮上檯面。國立...

賴清德恩賜國安簡報 給在野黨主席上莒光課?

總統賴清德就職周年談話,像極了等因奉此的八股文宣,找不到什麼新意。唯一的「創意」,是要國安單位向在野黨主席「簡報重要國安情勢」,還說要朝野政黨領袖「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為前提,在共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交換意見」。 換句話說,這是賴總統「恩賜」的國安簡報,要在野黨主席像上莒光課般,「認清國家處境艱難」,要以國家為先,和政府「齊步走」。

賴清德:台灣要成為未來AI世界的關鍵支點

總統賴清德今日出席COMPUTEX2025開幕典禮,致詞時表示,台灣正在站在科技革新浪潮的頂端,全球最先進的晶圓超過90...

【重磅快評】「中華民國大使林昶佐」將如何慶祝抗日勝利?

總統府昨天下午發布總統令,將由前立委林昶佐出任駐芬蘭大使。此訊息從傳出開始,就充滿爭議。首先,這個任命有濃濃的酬庸意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