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智庫看明年地緣挑戰 學者憂俄烏虛和、全球民主倒退
多位歐洲智庫學者預言明年歐洲地緣政經挑戰,均憂心川普壓力下談成的俄烏和平恐不利於烏克蘭和歐洲,也有人預言中國對歐第2次「去工業化」將重擊德國、中國船隻會持續破壞歐洲海域基建、民主倒退。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分部(Carnegie Europe)近期邀請來自歐洲各地智庫的學者短評2025年局勢,許多人不意外地提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打了3年後,可能因美國新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促和而停火。
柏林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普列琳(Jana Puglierin)表示她擔心烏克蘭會出現最糟情況,如果戰況照目前軌跡發展下去,將會因烏克蘭精疲力竭而以俄國勝利告終。
她認為川普想要達成和平協議,不在乎內容如何,若烏克蘭在沒有安全保證下被迫「中立」,將可能變成一個失敗的國家,這對烏國和整個歐洲都會是個災難。
西班牙智庫「巴塞隆納國際事務中心」(CIDOB)主任莫里亞斯(Pol Morillas)直言2025年只會在外交上「放煙火」慶祝和平,宣示性和說大話的和平協議將凌駕於公正性,充其量會達成消極的和平,也就是暫停公開衝突,但不會有積極的和平架構,包括賠償、可持久的解方等。
他表示,在川普勝選和許多國家的民族主義領導人凝聚下,外交將愈來愈像是「單人秀」,自我中心的政治和獨善其身將成多國外交政策立基點,國際政治運作所需的細微性和複雜性將被犧牲掉。
芬蘭國際事務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研究員艾蘭德(Minna Alander)認為,敘利亞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垮台後的中東局勢發展,將會衝擊俄烏停火談判的動態。
她並指出,明年中國在歐洲的活動值得關注,尤其「中國船隻對破壞波羅的海的基礎建設已經養成了興趣」。
柏林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班納(Thorsten Benner)則表示,中國生產爆發帶來的第一波「去工業化」震盪,催生了川普崛起和英國脫歐(Brexit),這次德國政府不論明年2月選後由誰當家,恐怕都無法想像德國工業基礎將成為中國第2波震盪的主要受害者。
他認為,除非德國政府對中國的不公平競爭拿出具決斷力的行動,當權者「將會冒著德國醜陋的民粹主義加速增長的風險」。
愛沙尼亞智庫「防衛與安全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Defence and Security)副主任萊克(Kristi Raik)關切歐洲和全球民主倒退的情況恐將持續,除了俄國針對歐洲的活動,指中國影響力正以更微妙、蔓延的方式增加,威脅民主國家的人權和自由,並欲使世界秩序更有利於獨裁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