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約三大挑戰:川普、烏克蘭與國防開支
新的一年裡,北約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最大的未知數是,還沒有人知道川普將如何對待烏克蘭。但是歐洲成員國家也正在讓華盛頓相信,該聯盟也有助於美國應對中國威脅。
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最近在一場充滿警示意味的演講中,明確了該聯盟2025年的優先事項。
他提醒人們想想戰爭距離北約國家有多近。「從布魯塞爾出發,開車一天就能到達烏克蘭,」他在12月於歐洲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Europe)發表的這場演講中說。「這就是俄羅斯炸彈墜落的地方和我們之間的距離,也是伊朗無人機飛行的地方和我們之間的距離。而在不遠處,朝鮮士兵正在開炮。」
呂特呼籲公眾支持增加政府的國防開支。他說,這不僅是為了加強歐洲的安全,也是為了援助烏克蘭,阻止俄羅斯進一步擴張。
增加國防開支能贏得川普的支持嗎?
北約歐洲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可能有助於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的不確定性挑戰。儘管近年來的歷任美國總統都呼籲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開支,但川普是唯一一個威脅要拋棄不肯掏錢的盟國的美國總統。
為了爭取川普的支持,許多歐洲國家去年兌現了將國防開支佔GDP的2%的承諾。現在,面臨川普再次就任,有人建議北約國家將這個數字提高到3%甚至4%。
「我們需要更多時間與盟國協商,以確定新標準。但這一數字顯然會遠高於2%。」呂特確認道。「坦率地說,如果只是增加開支而不改善效率,那就得把目標設定到4%。」
專家認為,川普可能會促進4%的目標。他們建議歐洲盟國提出川普認為對美國有利的協議。
「歐洲需要向美國提供一個好協議,」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研究員格西娜‧韋伯(Gesine Weber)告訴德國之聲。「一種模式是讓美國僅作為『最後防線』或『最終保護者』,而歐洲承擔大部分傳統防禦任務。這可能符合他的標準。」
歐洲國家正在努力增強防禦能力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一致認為,他們必須加強自己的防禦能力。這包括解決防務生產滯後和彌補後勤缺口。
2024年,北約舉行了自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堅定捍衛者」(Steadfast Defender)。12月,北約決定修訂2015年的混合戰爭戰略。近年來,與莫斯科有關的疑似破壞行為不斷增加。
北約還在努力增加聯盟邊境地區的部隊部署。例如,德國計劃到2027年向立陶宛派遣5000名士兵。
然而,北約歐洲成員國在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劣勢。比如缺乏能覆蓋敵方領土的衛星,以及可運輸大型防禦裝備和部隊的遠程直升機。
專家認為,儘管相關改進計劃已經啟動,但填補這些空白可能需要10到15年時間。
「歐洲的衛星數量很少,填補這一空白可能需要10到15年,」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ECFR)政策研究員拉斐爾‧洛斯(Rafael Loss)告訴德國之聲。他說,歐洲國家面臨的首要挑戰是籌集此類項目所需的資金。
北約也幫助美國應對中國威脅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認為,該聯盟不僅確保了大西洋兩岸的安全和繁榮,還加強了華盛頓在印太地區應對中國威脅的能力。
北約盟國加強了與四個亞洲伙伴的關係。這四個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日本,被稱為「亞太四國」(AP4)。這些合作旨在應對中國與俄羅斯「無上限伙伴關係」。預計明年北約與亞太四國的合作將進一步擴大,包括加強情報共享。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正在向川普政府的對華鷹派傳遞信息。如果放棄北約,他們將更難應對中國,」洛斯說。
沒人知道川普將如何對待烏克蘭
隨著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即將迎來三周年,歐洲領導人重申了對基輔的支持。但他們也清楚,如果美國停止援助,他們將無法彌補資金缺口。
國內預算緊張使得歐洲大國對向烏克蘭承諾提供更多支持感到猶豫,尤其是在尚不確定美國是否會繼續支持烏克蘭的情況下。美國是烏克蘭最大的財政和軍事援助者。
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也將是「聯盟內部的一個主要摩擦點」,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地緣戰略北部項目負責人克里斯蒂娜‧貝爾齊納(Kristine Berzina)告訴德國之聲。
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普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德國是一個例外。不過,韋伯認為,如果川普政府反對北約擴大,這種支持只會停留在口頭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非常明確地表示,烏克蘭的未來需要進入北約。」貝爾齊納說。不過她補充道,即將上任的美國副總統J.D.萬斯「對這一前景表示懷疑」。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12月主持了包括川普和澤連斯基參加的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揭幕儀式。專家認為,此舉旨在緩和川普對烏克蘭的立場,並影響其對基輔的政策。
但沒有人知道川普將如何行動──「這是最大的未知數,」洛斯說。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