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S數度送醫為何不能住院?醫揭日本醫療分級嚴格「台灣人無法想像」

三生肖有「大格局」天生適合創業!股神巴菲特又上榜

高雄網紅女警穿低胸薄紗拜年惹議 長官為她「開記者會」講話了

美國務卿盧比歐訪瓜地馬拉 穩固台灣邦交也為關切焦點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路透)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路透)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當地時間2月4日、5日訪問瓜地馬拉。除了美國最主要關切打擊毒品和非法移民問題外,雙方會談也將聚焦瓜地馬拉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對中美洲以及美國的重要性。

瓜國媒體報導,美方先前已多次表達並肯定現任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政府了解中國的威脅,和台灣維持外交關係的表現。瓜地馬拉是台灣在中美洲西語國家中唯一的邦交國。而在其他諸如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等中美國家和中國建交關係密切,並且與美國交惡的情況下,美國、台灣、瓜地馬拉的三邊關係在現今局勢十分重要。

盧比歐過去擔任聯邦參議員期間多次發言挺台,不只提出「台灣關係強化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強化對台政策以及提升台灣防衛能力。2024年2月29日,盧比歐也和其他6位美國參議員,聯合致函瓜地馬拉新任總統阿雷巴洛,肯定台灣與瓜地馬拉外交關係的重要性,並敦促他繼續堅定支持台灣。

此外「自由新聞報」(Prensa Libre)指出,盧比歐此行訪問瓜地馬拉的核心議題,就是如何遏止非法移民偷渡。

瓜地馬拉身為移民的主要來源國和必經之路,美方將要求瓜國加強邊境管制,並且打擊人蛇集團等非法組織,阻止本地的移民潮,和來自其他國家移民穿越瓜地馬拉前往美國。會談中也可能討論是否重啟「安全第三國」協議,確保瓜地馬拉成為美國南方邊境的安全屏障。

瓜國媒體報導,美方在議程中將討論包括如何加強瓜國對港口、機場及邊境的管制,以防範毒品走私,尤其是近年來對美國構成重大威脅的毒品芬太尼。盧比歐也將向瓜地馬拉政府施壓,確保瓜國和中國的毒品威脅保持距離。

評論分析,在美國姿態強硬以國家利益為前提下,瓜地馬拉政府沒有太多的談判籌碼。但或許可以利用共同打擊非法移民與毒品議題,向美方爭取更大的貿易出口或是爭取更多美國的投資。

根據統計,2023年美國僅投資瓜地馬拉1.8億美元,佔瓜國總投資額的11%,並非瓜地馬拉的主要投資國。此外,美國是否持續經濟援助瓜地馬拉,也是政府關切的焦點。

瓜國媒體認為,中美洲國家對於盧比歐的到訪「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身為首位拉丁裔的國務卿,盧比歐曾任美國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熟悉拉美事務和當地的需求。面對美國的對手例如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以及近期引發外交爭議的哥倫比亞,也有更深的了解。但預料盧比歐也會在移民、毒品以及中國威脅的議題上,嚴格落實川普的強硬政策。

瓜地馬拉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凍結外援經費 飢荒監測系統亦遭關閉

王毅嗆:希望你好自為之 盧比歐:中方事後耍花招

美凍結援外支出 盧比歐宣布豁免人道主義計畫

美國務院:盧比歐出訪巴拿馬等地 攸關對抗中國

相關新聞

格陵蘭擬禁外國對政黨捐款 丹麥重申其為「非賣品」

根據今天公布的法案,格陵蘭希望禁止外國向其政黨捐款,理由是擔心受到外部影響。而在美國總統川普對格陵蘭展現興趣之際,丹麥總...

企業逐漸遷離 日本在中國居留人數跌破10萬人、創20年新低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報導,由於薪資上漲與政治風險影響日本企業在中國經營,2024年在中國的日本居民人數...

英國極右派支持度飆升 改革黨民調首超執政黨居冠

英國也難逃極右派崛起的宿命?右翼政黨改革黨(Reform UK)在最新民意調查中,支持率首度超越執政的保守黨...

前日相岸田文雄遇襲案首度庭審 聚焦被告是否有殺意

日本和歌山地方法院今天首度開庭審理2023年時任日相岸田文雄到和歌山市輔選時遭人投擲爆裂物案,消息人士表示,被告是否具有...

日本美術大學留學生7成來自中國 性價比超高還藏一盤算

全日本美術大學的中國學生激增,占這類大學所有留學生的七成。據說,中國大陸美術班學生的父母更熱中送孩子赴日本深造,原因不只是升學難度低、費用便宜、多元專業等,家長也為自己的將來盤算。

比利時新內閣女性人數減半僅4名 遭批「回到1970年代」

比利時新政府今天上任,因15位內閣成員僅4位女性而被在野黨國會議員批評為「退回到1970年代」,部分新政也被質疑不利於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