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幕後/修法跟不上罷免進度 藍抗罷免從防守轉為全面迎戰

你吃的羊肉是羊肉嗎?消基會檢測「豬羊變色」近五成

傳牽線習近平辦公室 促「柯文哲配郭台銘」選總統?張顯耀回應

瓜地馬拉巴士墜谷釀至少54死 總統阿雷巴洛宣布全國哀悼

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市當地時間10日發生巴士墜谷意外,至少造成54名乘客不幸喪生。圖/美聯社
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市當地時間10日發生巴士墜谷意外,至少造成54名乘客不幸喪生。圖/美聯社

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當地時間10日發生巴士墜谷意外,至少造成54名乘客不幸喪生。瓜國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宣布全國進行哀悼,台灣駐瓜地馬拉大使館也向罹難者家屬表達慰問。

駐瓜地馬拉大使館在臉書專頁PO文,對罹難者家屬致上最深切的慰問,也對無法彌補的損失深表痛惜。在這哀痛時刻,台灣人民和瓜地馬拉人民同在,同時也向傷者送上最誠摯的祝福,期盼他們早日康復。駐瓜地馬拉大使館強調在這艱難時刻,台灣將與瓜地馬拉攜手同行,共度難關。

根據初步調查,該巴士雖然有合法的行車執照,但是駕駛並沒有合格的大客車駕照。而且現場監視畫面顯示,該巴士在凌晨四點行經山谷上方的貝里斯大橋(Puente Belice)時,時速超過60公里,可能因為速度過快,再加上煞車系統故障無法減速,導致巴士直接衝出護欄墜入山谷中。

許多乘客被夾在變形的車體殘骸內,另因車體有一半沉入山谷底部的河流中,部分罹難者遺體被河水沖到下游,增加搶救和搜尋遺體工作的困難,警消和紅十字會等有關單位仍在清理現場,調查事故詳細原因。

巴士墜谷事件凸顯瓜地馬拉大眾交通運輸長期缺乏管理,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問題。瓜國媒體「自由新聞報」(Prensa Libre)批評,瓜地馬拉全國有4萬3000輛載客巴士,但全瓜國交通部門只有9個人,負責監管其中2萬3000輛有營運許可的巴士,其餘2萬輛都是沒有執照無人管理的「野雞車」,但是一樣上路載客。

這些巴士大多老舊,平均車齡超過20年以上,例如此次墜谷的巴士1995年出廠,到現在車齡已經近30年。不僅平日缺乏保養、故障率高,也排放嚴重廢氣汙染;駕駛更不遵守交通規則,在路上超速行駛橫衝直撞,頻頻造成事故和人命死傷,但卻不見交通部門執法管理。

「自由新聞報」調查發現,瓜國交通法令漏洞百出,例如監理單位在載客巴士上路營運前只須做一次車輛檢驗,一直到該巴士轉讓或重新登記,才需要再次檢驗,因次往往拖上2、30年的時間。此外,政府也缺乏車輛汰舊換新以及強制登記檢驗等法規,才導致交通亂象不斷發生。

近年來,瓜地馬拉載客巴士發生多起重大車禍,2019年12月一輛巴士轉彎失控撞上拖車,造成22人死亡。2013年9月一輛嚴重超載的巴士,因為速度過快煞車失靈,衝出路面墜入200公尺深的山谷,造成50人死亡。2008年2月同樣因為巴士駕駛超速導致失控翻覆,造成48人死亡,27人重傷。

交通事故 巴士 瓜地馬拉

延伸閱讀

瓜地馬拉首都重大車禍 巴士墜谷至少31死

瓜地馬拉巴士墜橋增至51死 全國哀悼3天

魯比歐談深化美瓜台關係 總統:共同為繁榮經濟鋪路

魯比歐促美瓜台關係 外交部:續做堅實夥伴守護民主

相關新聞

重申接管計畫 川普:巴勒斯坦人「無權」返回加薩

川普總統10日表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若未能於15日前釋放所有人質,則應取消停火協議。在福斯新聞1...

英國1月逮600無證移民、年增率73% 「這些場所」抓最多

英國官員10日表示,移民執法單位今年1月逮捕超過600人,比去年同期大增73%;這是工黨執政下的新政府掃蕩無證移民和人口...

美軍機巡邏美墨邊境打擊毒品走私 10天內出動18架次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日報導,根據政府公開資料與知情官員透露,從1月底到2月初的十天期間,美軍軍機至少出動18架次...

哈瑪斯暫停釋放人質 以軍警戒:可能恢復戰鬥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10日指控以色列違反加薩走廊停火協議,將延後執行任何進一步的人質與囚犯互換,以色列軍方則表示,以國...

石破茂送川普金色武士頭盔裝飾品 業者訂單爆滿排到明年

日本首相石破茂本月稍早首度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領袖會談時,贈送金色頭盔裝飾品。消息曝光後,製造這個禮物的業者接獲的洽詢與訂...

以哈停火再遇阻礙 人質交換陷僵局

以色列與哈瑪斯的停火協議再度遇阻!哈瑪斯組織原定於10日提出新一輪停火與人質交換方案,但11日最後決定推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