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才認私密照!曹興誠再開罵「蠢」 脫口:把我大陸前女友挖出來

經典賽/扛二棒、DH沒嚇到 陳重羽喊話林佳緯:我們後面有傑憲

關鍵里程碑!法國核融合實驗破大陸新紀錄 電漿維持逾22分鐘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圖/擷自ITER)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ITER)。(圖/擷自ITER)

法國科學家今天宣布,在核融合研究的漫漫長路上立下「關鍵里程碑」,成功維持超高溫電漿超過22分鐘,創下世界新紀錄。

法新社報導,世人寄予厚望的核融合技術,可望在未來為全球提供乾淨、安全且幾乎用之不竭的能源。但這個科學界的終極目標,數十年來在技術上總是遙不可及。

核融合的原理,是重現恆星內部產生能量的過程,使兩個原子核發生聚合作用。相反地,現有的核電廠則是使用核分裂技術,透過分裂原子來釋放能量。

核融合的過程,需要在超過1億℃的超高溫下,產生並維持電漿。然而,電漿這種熾熱的帶電氣體,狀態容易變得不穩定,可能導致能量流失,進而限制未來核融合反應爐的運作效率。

法國原子能委員會(CEA)在聲明中表示,位於南法的WEST托克馬克裝置(tokamak)2月12日成功將電漿狀態維持長達1337秒(超過22分鐘)。

負責運作托克瑪克裝置的CEA指出,這次實驗成果「打破」中國上個月的紀錄,足足超過了25%。

CEA基礎研究主管艾提昂芙荷(Anne-Isabelle Etienvre)向法新社表示,成功維持電漿這麼久,證明研究團隊「能控制電漿的產生,也能維持其穩定狀態」。

然而,她也強調,熱核融合技術仍有諸多「技術壁壘」需要克服,才能達到「產生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

根據CEA的說法,WEST團隊接下來一個月將持續挑戰更長時間的電漿維持目標,甚至「累計達數小時」,同時也將進一步提高溫度。

核電 法國 科學家

延伸閱讀

很性感但好危險!Karina登GD綜藝節目造型 「裙子又短到要露屁股」

吳志中接受法媒專訪 強調我捍衛民主強化自我戰略決心

傳法國擴大歐洲峰會釀派兵烏克蘭 俄外長先打槍:拒絕北約國協防烏

立委陳冠廷獲選「未來人物計畫」訪法 聚焦台海穩定

相關新聞

黎巴嫩戰火之中,被雇主拋下的外籍移工

Zainab,來自獅子山共和國的27歲移工,正在貝魯特打掃和料理家務。每個清晨,她都被爆炸聲驚醒,那是她在黎巴嫩的新日常。那天早晨當她睜開眼睛,望著手機時間「9月26日,清晨5點」,她原本計劃再睡一會,因為2小時後就得起床打掃、煮飯、洗衣……然而當她再度醒來,平凡的日子卻被無情的現實改變了。走出房間,Zainab發現雇主和她的家人都消失了,屋裡空無一人。門沒有上鎖,但雇主一家悄然離開,連一紙告別都沒有。她才知道,雇主一家已在深夜離開黎巴嫩,奔向杜拜,希望能夠逃離迫近的戰爭。留下的是未支付的薪水和未曾道別的寂靜。

尼爾蓋曼性醜聞:惡龍可以被打倒,用故事的力量對抗權力

「卡利奧佩」畢竟是一篇奇幻漫畫,在法庭上很難當作指控蓋曼的直接證據,故事中有多少部分是現實的投射,或者是某種程度的「自我實現預言」,也只是讀者的解讀。不過,Tortoise Media和《紐約雜誌》都提到蓋曼的另一部作品《萊緹的遺忘之海》(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此書背景發生在蓋曼童年時居住的薩塞克斯郡(Sussex),雖然蓋曼強調本書並非「真實的自傳」,但承認其中許多部分來自於他的童年經歷,並說故事主角「大致上可說是我的縮影」。

大陸外交部證實 何立峰今晚將應約與美國財長通話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0日受訪時透露周五將與中國大陸同等級官員進行首次通話,大陸外交部21日下午予以證實,並指大陸副總理何...

捷克16歲少年隨機刺殺2女店員 青少年暴力犯罪增25%引憂

捷克16歲少年昨日持刀刺殺2名商場女店員,刑警公布初步調查,兇手是隨機選擇受害者,已排除恐怖攻擊的可能性,目前仍在調查犯...

菲律賓逮捕逾450名可疑電信詐騙者 1台灣人涉案確認身分中

菲律賓執法單位昨晚聯手在大馬尼拉地區搗毀一座可疑電信詐騙基地,逮捕逾450名員工,初步認定至少包括1名台灣人,駐菲代表處...

以色列3輛巴士爆炸 總理下令加強約旦河西岸反恐

以色列中部昨天有3輛巴士爆炸,未傳出任何傷亡。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辦公室今天表示,內唐亞胡下令針對約旦河西岸占領區「加強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