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擊/男神山下智久現身台灣!「與周董合體」Chill滑滑板車暢行永康街

黃呂錦茹無保請回 朱立倫:正義不會被關住 戰鬥仍在繼續

新聞幕後/倒閣意見分歧 蔣萬安驚天一呼 恐無疾而終

歐盟、英國峰會下月登場 雙方防務協議恐因漁業議題陷僵局

歐洲聯盟(EU)與英國下月將召開峰會,隨著川普重返白宮,美國對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及保護歐洲的承諾蒙上陰影。歐盟和英國期待雙方防務安全協議成為峰會重點。路透社
歐洲聯盟(EU)與英國下月將召開峰會,隨著川普重返白宮,美國對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及保護歐洲的承諾蒙上陰影。歐盟和英國期待雙方防務安全協議成為峰會重點。路透社

歐洲聯盟(EU)與英國下月將召開峰會,隨著川普重返白宮,美國對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以及保護歐洲的承諾蒙上陰影。歐盟和英國期待雙方防務安全協議成為峰會重點。

法新社報導,歐英峰會將於5月19日在倫敦登場,意味著開啟後脫歐時代多年爭執新篇章的契機,也是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誓言「重啟」英歐關係的一環。

不過,在法國主導下,若干歐盟國家試圖將開啟雙方防禦談判與其他領域的協商掛鉤,其中漁業議題是一大癥結點。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說:「絕大多數成員國都支持在峰會期間簽署這項夥伴協議,但法國的立場比較多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

歐盟執委會預計今天向歐盟成員報告談判新進度。

漁業談判曾經是英國脫歐談判中最棘手的議題,如今再度登上英歐外交議程,因為允許歐洲漁船進入英國水域的協議即將於2026年到期。

法國與歐盟其他北海周邊國家希望能延續現有協議,但英國迄今並不情願。

儘管漁業在英國經濟所占比例甚微,仍牽動英國民眾的歷史情感,政治人物們也支持這個島國過去輝煌的航海探險史。

歐洲智庫「賈克迪羅研究所」(Jacques Delors Institute)特別顧問麥雅爾(Sebastian Maillard)指出,若在英格蘭5月1日舉行地方選舉前,向法國讓步,恐怕會引發不滿。

另一方面,巴黎當局認為延長協議是英國釋出善意的必要象徵。畢竟英國也希望在脫歐後貿易協議中的其他條款爭取更有利的條件,以提振停滯的經濟。

一位法國外交官說:「我們樂見5年前選擇脫歐的英國,如今想要向歐洲靠攏。我們現在可以在變動的戰略與經濟局勢下,建立符合彼此利益的正面議程…我們也期待聽到英國方面準備做出哪些承諾。」

歐盟 法國 脫歐 英國

延伸閱讀

超跑及電動車製造商鬆一口氣 歐盟移除碳纖維禁令

歐盟備戰關稅報復清單出爐!美國衛生紙、化妝品等400多項商品全入列

法國驅逐12名阿爾及利亞官員 要求阿國當局重啟對話

歐盟與美關稅談判 期待框定範圍進入「有意義層次」

相關新聞

美軍縮編敘利亞兵力!紐時:關閉3基地、撤離數百人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於去年12月垮台,美國已開始從敘利亞東北部撤出數...

以色列原定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遭川普出手叫停 美伊重啟核談判

紐約時報16日引述美國政府官員及相關人士消息報導,以色列原定計畫最快下月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美國總統川普出手阻止,並決...

元代中國不是蒙昧的蠻族統治,而是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對於蒙古作為超廣域世界帝國的一部分來支配,面積超過現在中華地區全境的亞洲東方的時代,若以傳統中國方式來稱之,則為元代中國的時代,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有關這個提問,有許多的立場、看法或是觀點,因人而異。直到稍早之前,元代的中國,換句話說就是蒙古統治下的中華地區,都被視作是文化蒙昧或受到壓抑的時代。藝術也好、文學也好,人們總說,所有中華傳統的文化和精華,其健全的成長和發展、成熟,皆在「異民族」、「征服者」蒙古的統治下受到壓抑和扭曲。或者,毋寧說將統治者蒙古視作文化程度低劣的「野蠻人」,或是極度凶暴的「惡政者」,乃一常識。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極權符號再現

近日台灣的大罷免連署行動中,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因涉及連署不實,於4月15日遭新北地檢署約談。宋建樑在出席約談時配戴納粹臂章、手持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f),並行納粹禮進入偵查大樓。

再愛他也有紅線!馬斯克赴國防部聽對陸機密簡報告吹 傳川普下令:確保他別去

紐約時報3月曾披露,五角大廈計畫為科技富豪馬斯克進行最高機密簡報,涉及美軍如何因應任何潛在針對中國大陸的戰爭,川普總統隨...

德國杜絕納粹!「取消文化」竟會加速民主崩解?

對納粹的「取消」自此成為維繫聯邦德國之共同體的主流共識,此一成功的公共溝通經驗也讓德國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在面對危機與內部分歧時,特別傾向強調以民主文化下的公共辯論作為克服困境的解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