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翻譯器出包!日記者1提問陸客秒尷尬 台網友一聽全笑倒:比人還兇

德準執政黨擬改方針 給極右翼表現機會讓選民認清

基民黨黨魁梅爾茨。圖/歐新社
基民黨黨魁梅爾茨。圖/歐新社

基民黨德國即將重返執政。黨內越來越多人認為,隨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成為最大在野黨,應讓對方有機會在國會主導一些委員會,讓選民看清對方真面目。

在今年2月23日舉行的德國國會提前改選,基民/基社聯盟(CDU/CSU)以28.5%的得票率成為第一大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20.8%排名第2,上屆第一大黨社民黨(SPD)16.4%掉到第3。

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指出,雖然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中間偏右的基民黨(CDU)多年來堅定不移地拒絕與極右翼勢力合作、往來,但這道「防火牆」隨德國選後的最新政治版圖而現鬆動。

德國的極右翼政黨在二戰結束後首次躍居第二大黨,影響所及是主流政黨恐無法再如過去般把德國另類選擇黨視為無物。

德國另類選擇黨內人士告訴Politico.eu,黨內一些國會議員閉門時已與他黨成員接觸並得到正面回覆,願支持另類選擇黨的議員在國會一些委員會擔任主席。另類選擇黨在新國會擁152席是最大在野黨,有權擔任多個委員會的主席。委員會主席可以引導論辯、傳喚專家開公聽會並影響立法議程,是具有實權的職位。

基民/基社聯盟與社民黨4月初宣布達成共識組聯合政府,基民黨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5月將成為德國新總理。梅爾茨於大選期間試過水溫,在國會找另類選擇黨相挺通過移民議程,當時招致不小批評。

到目前基民黨與看守政府的中間偏左社民黨等主流政黨,仍刻意孤立另類選擇黨,一直阻止對方出任聯邦議院(Bundestag,德國下議院)副議長。按慣例各黨的國會黨團成員都有資格任副議長一職。

基民黨內要員、前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告訴畫報(Bild),既然另類選擇黨斬獲如此多席次,「顯然選民想藉此傳達信息」,因此另類選擇黨在國會「理應享有與其他反對黨相同的待遇」。

基民/基社聯盟國會黨團副主席瓦德福(JohannWadephul)表示,打壓只會給另類選擇黨爭取到更多同情,如今他改為「只要過去沒有不當言行」,就願支持對方擔任委員會主席。

基民黨的策略似乎轉為不妨讓另類選擇黨承擔責任,寄希望選民看清對方進而產生反感。

基民黨內明日之星、國會議員安拓爾(PhilippAmthor)說:「合理觀點是,(對付另類選擇黨)應透過激烈的實質論辯而非耍程序手段。」

基民黨 德國 梅爾茨

延伸閱讀

德國冷血醫師注射致命藥物 謀殺15安寧病患

川普罵、國會照挺!美跨黨派參議員訪台:防衛支持不打折

若倒閣立院解散會有空窗期 黃國昌:最好總統一起重選

蔣萬安拋倒閣國會重選 賴清德握有最後主動權

相關新聞

美軍縮編敘利亞兵力!紐時:關閉3基地、撤離數百人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於去年12月垮台,美國已開始從敘利亞東北部撤出數...

元代中國不是蒙昧的蠻族統治,而是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對於蒙古作為超廣域世界帝國的一部分來支配,面積超過現在中華地區全境的亞洲東方的時代,若以傳統中國方式來稱之,則為元代中國的時代,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有關這個提問,有許多的立場、看法或是觀點,因人而異。直到稍早之前,元代的中國,換句話說就是蒙古統治下的中華地區,都被視作是文化蒙昧或受到壓抑的時代。藝術也好、文學也好,人們總說,所有中華傳統的文化和精華,其健全的成長和發展、成熟,皆在「異民族」、「征服者」蒙古的統治下受到壓抑和扭曲。或者,毋寧說將統治者蒙古視作文化程度低劣的「野蠻人」,或是極度凶暴的「惡政者」,乃一常識。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極權符號再現

近日台灣的大罷免連署行動中,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因涉及連署不實,於4月15日遭新北地檢署約談。宋建樑在出席約談時配戴納粹臂章、手持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f),並行納粹禮進入偵查大樓。

傳以擬襲伊朗核設施 川普不允

紐約時報引述白宮官員及消息人士報導,以色列原本計畫最快五月空襲伊朗核設施,並認為美國會同意。但由於美國國安團隊意見分歧,...

美伊第2輪核談判將登場 伊外長:若美務實有望達成協議

美國和伊朗上週在阿曼王國就德黑蘭當局的核子計畫進行首輪磋商,雙方均稱會談富有「建設性」,兩國今天將在羅馬再次展開相關重大...

川普政府刪研究支出 馬克宏趁機招攬美科學家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廣邀外國研究人員赴法工作,似想招攬因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刪減聯邦研究費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