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托嬰中心「換負責人又冒用保母證」再傳虐多嬰! 社會局回應了

在野頻喊普發現金1萬 賴總統態度曝光

北雷雨大降溫、南熱飆30度 明天「這些地區」慎防劇烈雨勢

印度克什米爾恐攻 26遊客身亡

印度克什米爾度假勝地巴哈甘廿二日發生武裝分子射殺遊客的恐怖攻擊事件,受害者家屬廿三日在葬禮上哭泣。(歐新社)
印度克什米爾度假勝地巴哈甘廿二日發生武裝分子射殺遊客的恐怖攻擊事件,受害者家屬廿三日在葬禮上哭泣。(歐新社)

印度克什米爾地區號稱「小瑞士」的度假勝地巴哈甘廿二日發生恐怖攻擊事件,一群手無寸鐵的遊客遭武裝團體槍擊,至少造成廿六人死亡,十七人受傷。

英國衛報等外媒報導,槍擊發生在風景秀麗的熱門景點貝薩蘭山谷,距離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市(Srinagar)東南方約四十八公里。襲擊發生在約當地時間下午三時,據稱襲擊者從附近山區進入,經松林掩護接近遊客後突然開火。

中央社報導,駐印度代表處與印度有關當局聯繫後,暫未發現有台灣人受波及。南亞最大、最活躍的伊斯蘭恐怖組織之一「虔誠軍」旗下「抵抗陣線」出面宣稱犯案。印度安全相關部門廿三日下午公布犯嫌照片、素描畫像,其中三人身分已確定。

有倖存者說,恐怖分子會確定被害人是否為穆斯林,只要不會背伊斯蘭信仰宣言「卡爾瑪」就得受死。克什米爾地區主要民選官員阿布杜拉說:「這次襲擊的規模超過近年來針對平民的任何攻擊」。當地官員說多數死者為印度國內遊客;路透引述當地警方稱,死者包括一名尼泊爾公民。

根據當地民眾上傳至社群媒體的畫面,現場一片混亂,地面滿是血泊,傷者哀號聲四起。由於該地交通不便,緊急救援動用直升機將傷者撤離。

一名當地導遊告訴法新社,「我聽到槍聲後趕到現場,有人倒地不起,看起來已死亡。我用馬載著部分傷者撤離」。一名女倖存者則向印度新聞社PTI表示:「我丈夫頭部中彈,還有七人也在襲擊中受傷」。

印度總理莫迪譴責此為「令人髮指的惡行」,並因此中斷原定對沙烏地阿拉伯的訪問。莫迪強調:「兇手將被繩之以法,這些邪惡的陰謀永遠無法得逞。我們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堅不可摧,只會更加堅定」。印度外交部說,美國總統川普廿二日晚間致電莫迪,表達對印度的「堅定支持」。

克什米爾長期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爭議中,自一九八九年爆發反印度叛亂運動以來,區域內武裝衝突頻仍,儘管近年來暴力程度有所緩和。

印度 死亡 莫迪

延伸閱讀

克什米爾恐攻已26死 莫迪提前回印度緊急因應

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恐怖攻擊:武裝組織槍殺觀光客,分離主義的衝突與憤怒激化?

范斯訪印度拋線索 駐美學者:台灣須為艱難談判做準備

印度喀什米爾爆恐怖攻擊!26名觀光客遭掃射慘死 現場血流成河

相關新聞

從「日本夏威夷」到防衛最前線,硫磺島曇花一現的興衰

2006年,美國電影導演克林伊斯威特(Clinton Eastwood)接連推出兩部和硫磺島有關的作品,一部是美軍視角的《硫磺島的英雄們》(Flags of Our Fathers),另一部則是日軍視角的《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讓硫磺島這座太平洋上的小島,成了國際上耳熟能詳的地名。

美防長點名台灣!稱加強印太前沿軍力 籲盟友提升戰力

韓國時報報導,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23日表示,美國正在推動印太地區「更前沿」的軍力部署以嚇阻中...

美軍艦再經過台海 中國稱全程跟監

據路透社、美媒《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透過電子郵件指出,美國軍艦「勞倫斯號」飛彈驅逐艦(USS William P. Lawrence)在週三(4月23日)穿越台灣海峽。

首爾人氣地標COEX傳火警!餐廳狂竄濃煙 緊急疏散民眾

韓媒YTN報導,位於南韓首爾市江南區三成洞的知名地標「COEX國際會展中心」25日上午發生火警,大量濃煙自建築物竄出,籠...

日本長野爆重大車禍!4學生駕小客車撞橋身亡 車輛嚴重毀損

日本長野縣飯田市24日中午發生重大車禍,一輛自小客車行駛於天龍川堤防道路時不明原因失控,撞上連接水門的管理橋,車輛撞擊力...

沒人想合作...北京仍能操作關鍵礦產供應鏈 有何手段?

美智庫蘭德公司(RAND)近日發布《深海採礦對關鍵礦產供應鏈與全球政治潛在影響》報告,點名中國大陸因在全球關鍵礦產供應上擁有壓倒性主導地位,美國及其盟友都高度關注全球供應鏈穩定性;尤其是北京過去曾對礦產採取激進報復性操作,並有干預出口及價格的黑歷史,讓人懷疑北京可能基於政治目的操作供應鏈中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