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警方不證實汽車撞人嫌犯原國籍 避免造成族裔分化

加拿大溫哥華4月26日發生休旅車衝撞菲律賓人社區節慶活動,至少造成11人喪命。美聯社
加拿大溫哥華4月26日發生休旅車衝撞菲律賓人社區節慶活動,至少造成11人喪命。美聯社

溫哥華汽車撞人案嫌犯羅凱基(Kai-ji Adam Lo,音譯)究竟是來自台灣還是香港,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許多人不理解加拿大警方為何不願意說明嫌犯原國籍,熟悉加拿大警界運作及當地文化的人士表示,這是一個「加拿大人」犯案,和他的原國籍沒關係,「刻意強調族裔,容易造成分化」。

中央社記者和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外交官均向加拿大警方詢問嫌犯原國籍,但警方都不願說明,強調「嫌犯是否來自台灣或其他國家,並非案件偵查重點(It doesn't matter)。」

有人質疑這起案件涉及公共安全,民眾有知的權利,警方避重就輕。

主跑加拿大警界新聞多年的資深媒體人朱冠華說,警方不回答嫌犯原居國問題「很正常,並非避重就輕」,因為「此案的重點無涉族裔身分」。

他表示:「就警方而言,初步調查已證實羅凱基是加拿大公民,他的犯案行為和精神疾病有關聯,並未涉及種族仇恨,所以他來自哪個原居地並不重要,最終他是以加拿大人的身分接受司法審判。」

朱冠華說:「依據過去案件處理原則,警方若提及嫌犯來自何國,幾乎都是因為嫌犯是外國人,或者嫌犯在加拿大的犯罪行為和他過去在原居國的犯罪行為有關係。警方已確認羅凱基是加拿大人,也證實他過去從未有犯罪紀錄,有何道理要去探究他的原居國呢?」

他表示,卑詩省政府、溫哥華市政府和警方對此案高度重視,透明度很高,幾乎每天都舉行記者會,並未想掩蓋任何問題。

前卑詩省議員陳偉蓁(Katrina Chen)長期關注心理健康、平權和文化等議題,她也說,不管羅凱基是來自台灣、香港或中國,對警方來說,他就是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國家,很重視族裔平等,如果刻意強調族裔背景,反而容易激化對立和分裂」。

她說,加拿大不僅有來自不同國家族裔的人民,甚至同一個族裔都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立場,如果刻意標籤一個人的國籍,恐陷入刻板印象。「曾有人指責黑人犯罪率高、難民好吃懶做、華人愛貪小便宜,種種說法其實都是一種『標籤化』」。

她又稱,加拿大華人背景很複雜,有些人是第二代、第三代;有些父母都是華人,但來自不同國家地區,本身已經難以定義其原居身分。

陳偉蓁認為,加拿大文化非常多元,而主流社會普遍認識到一些國家有政治敏感問題,華人有中港台政治差異、印度裔有印度教和錫克教之差、猶太裔中對以色列態度也有天壤之別,所以除非事件本身和特定族群有關,否則政府官員或公務員更不應該帶著「分別心」看待問題。

她呼籲:「深思一下,追問此人的國籍問題,究竟出發點是什麼?會讓受害人和整個社區變得更好一些嗎?我們希望探究的問題和答案,能帶來多一點正面的能量,而不是負面的情緒。」

加拿大 國籍 溫哥華

延伸閱讀

川普效應 加拿大人取消赴美行程 改遊墨、葡、西…

潛逃7年今返台投案!北檢訊後命貴婦奈奈200萬交保、限制出境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會讓中加關係更升溫?

加拿大人不去美國改去哪?36%取消行程 這國成最大贏家

相關新聞

新加坡國會大選落幕 總理黃循財預計率執政黨延續60年執政

新加坡3日舉行國會大選,這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去年5月成為星國第4代領袖後第一項重大考驗,首次率領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

下屆教宗選舉7日登場 港周守仁樞機談中梵協議:對抗非好事

下屆教宗選舉7日登場,有權投票選教宗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近日受訪時表示,有天主教徒不喜歡中梵主教任命臨時協議,...

美貢獻最多?川普想更名二戰歐洲終戰紀念日 俄狠嗆:胡言亂語

美國總統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計畫將現行5月8日二戰歐洲終戰紀念日和1...

拿下86席!艾班尼斯率工黨勝出澳洲國會大選 英相施凱爾發文恭賀

澳洲今天國會大選正持續計票,當地媒體預估工黨勝出並會繼續執政,英國首相施凱爾在社群媒體恭賀澳洲總理艾班尼斯領導工黨勝選,...

加拿大、澳洲掀反川普風潮?在野主要政黨領袖皆丟連任20多年席位

澳洲3日舉行大選,兩個主要政黨之一的在野自由黨(Liberal Party)領袖達頓(Peter Dutton)承認,在...

逾262萬選民投票!新加坡大選登場 黃循財迎來執政首場大考

新加坡周六(5月3日)舉行第14屆全國大選,此次有超過262萬名合格選民。這次選舉被視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支持度的風向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