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魯閣號案禍首李義祥肇逃無罪變有罪 審判長曝理由

快篩許可證僅核發3天「這公司股價漲3%」基層起疑心 食藥署回應

法下院一讀通過「協助死亡」法案 馬克宏:重要進展

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法國總統馬克宏。美聯社

法國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今天一讀通過一項關於「協助死亡」法案,這是授予病患在明確條件下獲得醫療協助結束生命的冗長立法程序第一步。

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在社群平台X發文表示:「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就發展緩和療護與協助死亡相關立法表決是一項重要進展。」這項法案獲得305名議員支持,199人反對。

他還說:「在尊重各方感受、疑慮與期盼的情況下,我所盼望的團結之路正逐步展開。」

馬克宏先前堅稱,應僅限於患有無法治癒疾病,且承受劇烈身心痛苦的人,才可獲准選擇結束生命。

法國國民議會的表決只是這項法案草案的初步階段,接下來將在國民議會與參議院之間來回審議,修訂內容以取得共識。根據民調,超過9成法國民眾支持賦予末期病患或長期痛苦者選擇結束生命的權利,因此預計國會將通過立法。

部分保守派團體反對這項法案。馬克宏先前表示,這項極具爭議性的議題有可能交由公民投票決定。

一旦法案通過,法國將成為少數允許協助死亡的歐洲國家之一,目前已有德國、西班牙、奧地利與瑞士等國實施相關制度。

至今為止,法國病患若希望結束生命必須前往國外,包括鄰國比利時。

另一項關於臨終醫療協助包括緩和療護的法案,與本案同時提交,今天獲得無異議通過。

國會所有政黨均允許議員在此議題自行決定投票立場。左派與中間派政黨預期將支持這項死亡權法案,保守派及極右派議員則大多反對。

這項法案在法國的討論中通常被認為聚焦在「臨終」或「協助死亡」,而非「協助自殺」或「安樂死」。

病患可自行施打或服用致命劑量藥物,若因身體狀況無法自行施打或服用,則可由經認證的醫療專業人員協助。若醫護人員拒絕執行,則可自行選擇不參與。任何妨害他人行使死亡權者,最高面臨兩年有期徒刑及3萬歐元(約新台幣102萬元)罰款。

馬克宏 法國 死亡

延伸閱讀

影/疑被妻子推臉遭俄發言人諷「挨右鉤拳」 馬克宏否認夫妻失和

影/夫妻吵架?馬克宏訪越南疑遭夫人「賞巴掌」 官方曝真相

習近平通話馬克宏 同一天王毅晤荷外長 一起挖美牆腳?

川普私下認了!普亭自認占上風 1原因「不準備停戰」

相關新聞

影/SpaceX星艦連3次測試失敗!飛行中失控爆炸 馬斯克回應了

馬斯克旗下SpaceX於當地時間27日進行星艦(Starship)第9次試飛任務,雖然火箭順利升空,卻在飛行過程中失控,...

馬斯克告別DOGE:才剛對川普預算法案表達失望,將回歸本業特斯拉

「誰搬走我的乳酪?」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2025年5月28日宣布將離任政府效率部(DOGE)——馬斯克是以特殊政府雇員的身分加入川普團隊,法規允許他每年從事130日的聯邦政府工作,從川普1月20日上台開始計算,馬斯克的這一期限即將在5月底屆滿。不過馬斯克宣布自己離開川普政府的前一天,他才表示對川普的預算法案感到失望,而今他的離開會否對國會審議預算法案產生影響尚未可知,不過獲利和股價嚴重波動的特斯拉,可能正急需馬斯克「回歸本業」。

教孩子理解「讓錢幫你工作」!美國兒童財務啟蒙教育

在台灣,從生活中進行兒童的「財商教育」可行性相當大,生活便利、商店和商品的多元性讓購買物品變得方便且快速。然而,也要讓孩子認識,我們其實是在用金錢換取時間與便利。選擇更便宜的賣場、還是靠近家的便利商店,思考時間與金錢成本、培養彈性與應變能力。將財商教育融合家庭活動在美國早已成為一種常態,背後更有著穩固的社區支持。許多家庭透過小型創業,例如製作手工甜點、經營家庭植物園,讓孩子們從小參與到產品的製作和販售過程。舉例來說,佛羅里達州經常舉辦小型市集或學校義賣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展現創意與學習成果。這些市集不僅是交易的平台,更是孩子們的學習場域。

又吃加拿大豆腐?川普:成51州能免費加入金穹飛彈防禦

美國總統川普27日表示,加拿大也希望加入美國的「金穹」飛彈防禦系統;川普說,只要加拿大願意成為美國的第51州,就能免費加...

川普警告以色列勿破壞美伊核談判!美媒:內唐亞胡恐無視美方發動突襲

政治新聞網Axios 27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周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通電話時,警告以色列不要輕舉妄動,不要...

以強硬派形象聞名!哈瑪斯領袖曾多次躲過暗殺 傳遭以軍擊斃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今天聲稱以軍已擊斃行蹤不定的哈瑪斯領袖穆罕默德.辛瓦(Mohammed Sinwar);多年來,辛瓦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