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衝突熱點?外媒曝陸箝制美韓行動 染指這區域為台海戰爭準備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近年在具有戰略重要性的黃海動作頻頻,不僅引發鄰近的南韓不安,也被認為是在為未來台海戰爭中扼制美國及盟邦採取行動預做準備,在此背景下,黃海逐漸成為最新衝突熱點。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黃海局勢格外令人憂心,因為一旦美國與中國日後為台灣爆發衝突,黃海具重大戰略意義。若北京試圖奪取台灣,極可能需要自由進出黃海海域,以部署其海軍及飛彈火力。
美國最大海外軍事基地位於南韓,距離黃海海岸約16公里,有2萬8500名美軍駐紮;而駐紮日本的美軍部隊有數萬人,距離黃海約805公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曾表示,如果美國為台灣而與中國發生衝突,可能調動部署在日韓的美軍。中國在黃海加強軍事存在,可能會限制美國在此類衝突中的行動能力。
北京很大一部分的海軍戰力及關鍵的飛彈發射基地都位於中國一側的黃海沿岸,這使它們容易受到美國在印太地區部隊的攻擊。
過去數年來,中國逐漸加強施壓與美國關係密切的亞洲國家。
根據1位台灣安全事務高階官員援引當地情報指出,北京3月曾發布命令,要求在南韓領海採取更強硬行動。這名官員還說,北京也正試圖在那裡建造更多海上設施。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研究計畫(China Power Project)副主任賀博然(BrianHart)說道:「中國正在對美國的另一個盟友施壓,企圖削弱盟友反制的能力。」
黃海非常狹窄,以致中國與南韓的專屬經濟區(EEZ)有所重疊。20多年前,北京與首爾劃定所謂「暫定措施水域」(PMZ),訂立了取締非法捕撈與進行海洋保育活動的相關規則。
根據南韓軍方,20年後,暫定措施水域已成中國幾乎逐日從事挑釁行為的場所;中國軍艦2024年侵入南韓領海約330次,是2017年的3倍。南韓最近數據顯示,2023年有130架次中國軍機進入南韓領空,較前一年增加超過一倍;許多中國軍機飛越黃海上空,促使南韓戰機緊急升空應對。
北京今年5月宣布在暫定措施水域設立禁航區(no-sail zone),令首爾震驚。中國接著出動其最先進的航艦「福建號」,在黃海進行前所未有的軍演。作為回應,南韓派遣海軍前往監視並蒐集演習相關情報。
分布在海上的一連串中國設施令首爾官員感到不安。中國在中韓共享的暫定措施水域西側設置魚籠和鑽井平台,靠近中國陸地。北京一再宣稱這是用於海洋研究。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分析發現,該鑽井平台可能具有科學及軍事雙重用途,「旨在推進中國日漸擴張的管轄權,這樣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
至於中國堅稱是為觀測氣象所設置的浮標,南韓國會議員庾龍源指出,這些浮標密集設置在一起,是為了讓中國控制這個海域,而非收集科學數據。
前美國五角大廈官員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曾負責處理印太安全事務,他強調:「中國做任何事情總是抱持雙重目的。」
中國及南韓官員本月1日舉行了雙邊會談,南韓外交部表示,雙方討論了黃海情勢;中國方面則未提及黃海,僅稱與南韓就共同關心議題交換意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