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關鍵?分析台灣致命弱點是電力 諾貝爾獎得主:美應出手介入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網站30日刊出一篇由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埃利斯(Jim Ellis)和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署名的長文,文中指出,有鑑於台灣擁有足敷所需的電力一事,對美國而言至關重要,美國政府應出手介入,協助台灣重新考慮自身的能源選擇。簡言之,此文主張以重啟核電,強化台灣的能源安全。
埃利斯是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曾在美國海軍服役39年,擔任過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他也曾是非營利組織「美國核能運轉協會」執行長。朱棣文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在2009-2013年擔任美國能源部長。
兩位專家在文中說,台灣在今年五月關閉核三廠2號機,完成歷時40年的無核化過程。如今,台灣98%的能源是以石油、液化天然氣和煤炭形式進口。這種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很容易被利用,尤其是被中國大陸利用,解放軍及大陸海警經常演習封鎖台灣港口,包括切斷輸送能源的油輪。
這種情況不僅對台灣而言是一場災難,對美國也是。台灣供應美國幾乎所有的高階晶片,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的人工智慧成敗,直接取決於台灣。
此文指出,台灣的能源政策目的是放棄核能和煤炭,轉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瓦斯,但台灣的綠色能源轉型進展不佳,島上許多現有基礎建設已瀕臨飽和。此外,台灣的電網雖然成本效益高但很脆弱,台灣的能源儲存能力有限,也讓台灣的不安全感更加嚴重。
從某些角度來說,台灣已面臨能源危機:光是台積電一家公司,目前就使用台灣8%的電力,幾乎是全台家庭用電量的一半。如果美國想要確保能夠取得先進AI晶片,同時避免中國箝制台灣進口能源,就應協助改善台灣的能源儲存,並鼓勵台灣採用核能,以強化台灣的能源安全。
這篇文章說,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台灣人開始了解必須更認真看待自身安全,包括能源安全,似乎逐漸改變對核能的想法;然而,在台灣這個充滿活力的民主體系中,反核的少數族群仍然強大且組織良好。且台灣幾乎沒有外部技術專家,可就如何改變方向提供建議。
這其中部分原因是,台灣不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旗下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成員,這個組織的職責就是分析並降低能源安全風險。
兩位專家認為,有鑑於對美國而言,台灣擁有足敷所需的電力一事至關重要,美國政府應出手介入,協助台灣重新考慮自身在能源上有些什麼選擇。
舉例來說,美國能源部一向忽略台灣,負責能源統計的美國能源資訊署,上一次發表台灣能源系統的評論,還是在9年前。而若使用美國政府的精密模型,對台灣的能源權衡做更正式的分析,將有助於台灣能源部門評估改變系統的各種風險與機會。
台灣也可借鏡美國的例子。美國總統川普已簽署行政命令,支持重啟核電,並重建美國「全球核能領導者」的地位。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已將幾乎所有營運中核子反應爐的許可期限,從40年延長至60年,某些情況下甚至延長至80年。台灣也同樣可以重啟過去幾年關閉的核二廠及核三廠。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部應與台灣對口單位就關閉核子反應爐的重新授權、核電廠地震風險評估及核廢管理等議題進行技術商議。當美國部署自己更安全、也可能更便宜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小型模組反應爐時,應該邀請台灣官員見證過程,以便評估這項技術是否適合台灣。
此外,美國和台灣應共同評估開展新液化天然氣出口專案的可能性,雙方也可以成立一個由公私部門合組的工作小組,提出加快研發天然氣儲存的方法,並處理液化天然氣運輸中斷問題。
兩位專家總結說,台灣民主的命運,很可能取決於台灣生產和儲存能源的能力。美國應協助台灣改善能源安全,這不僅是為了台灣,也是為了美國自己,而核能可能是維持世界晶片工廠運轉的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