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日產欲合併 分析師們怎麼看

本田和日產汽車傳出可能合併消息,震驚全球汽車業。美聯社
本田和日產汽車傳出可能合併消息,震驚全球汽車業。美聯社

日本本田汽車(Honda)和日產汽車(Nissan)傳出可能合併,清楚展現出在面對特斯拉和中國大陸對手的挑戰下,過去被認為難以打垮的日本汽車業正被迫重新塑形。路透訪問了多名分析師有關這件事情的看法:

伊藤忠總研主席研究員深尾三四郎:

「雖然這項交易似乎比較像是為了拯救日產,但本田自身也沒辦法吃老本。本田的現金流明年料將惡化,其電動車也一直發展不好。本田自己也需要大幅改變。該公司可能需要分拆其摩托車事業,並應該從引擎車建立穩健財務基礎。如果(和日產)成立控股公司會讓這些事情變得容易,那麼這對本田而言將是好事。」

「如果這兩公司的想法只是能靠合併度過難關,我不認為它們能繼續存活下去。大陸車廠的速度完全是不同等級。我們已不再是在那種車廠能一起透過規模經濟獲利、再透過五年重建計畫重新改造的年代。沒有時間讓它們做這些事。」

瑞穗銀行主任研究員湯進:

「本田擁有很獨特的技術中心文化,並在動力系統方面具有強項,因此內部應該對和不同文化、且正在衰落的對手日產合併有些抗拒。」

「本田本身並沒有大量的管理資源。該公司正面臨如何加速轉向電氣化、透過混合動力車和摩托車賺錢的重大挑戰。另一方面,日產則是別無選擇。」

「汽車業目前正在經歷快速變化...因此如果這兩公司無法做出決定,並同心齊力、快速的執行,它們可能將無法跟上這些變化。」

東海東京證券資深分析師杉浦誠司:

「本田內部的意見可能會分歧,不會整體支持合併,因為該公司的摩托車事業表現很好。至於四輪車方面,雖然確實有些問題,但也不至於到陷入困境。」

「就中長期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對日本汽車業是件好事,因為將創造出對抗豐田(Toyota)的第二條主軸。在必須與大陸車廠、特斯拉和其他車廠競爭之際,對停滯不前的日本汽車業來說,與豐田建立積極敵對的關係是件好事。」

SBI證券資深分析師遠藤功治:

「如果本田的混合動力車能提供給日產和三菱汽車販售,三家公司都會受益,因為這將擴大銷售管道。」

「能否止於只成立控股公司,而不是合併,似乎會是關鍵,因為那能將整合時的風險降至最小。」

「現在的問題是雷諾對日產的持股會怎樣。雷諾可能會透過賣掉這些股票,完全和日產分道揚鑣。」

日本 日產 本田

延伸閱讀

日經:本田與日產決心邁向整合 鴻海成推手

科技大咖都點名機器人…概念股齊漲 這檔創下歷史新高

他買5張00757體會「睏霸數錢」 網曝唯一可惜點

道瓊指數創1978年來最長九連跌 投資人擔心Fed降息更緩

相關新聞

鴻海推一把 本田、日產汽車加速談合併

日本經濟新聞與讀賣新聞報導,本田與日產汽車將討論合併,而促成這項汽車業歷史性變化背後,隱藏著台灣鴻海的身影。鴻海有意收購...

大陸電動車崛起 重塑全球汽車產業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本田與日產汽車探索合併,主因之一是這兩家車廠在中國大陸市場無法因應大陸電動車競爭,凸顯大陸在汽車市場...

川普行情消退 美股道指連跌9交易日 46年來首見

道瓊工業指數再創歷史新猷,自1978年以來首次連續9天下跌。

就業市場強勁帶旺需求 全球房屋荒 蔓延歐洲大城

金融海嘯過後十多年來,房屋供不應求的危機已困擾想買房成家的美國年輕人,如今房屋荒也蔓延至歐洲等地的大城市,反映的共通現象...

鴻海也傳出向Nissan提議收購!添本田與日產合併變數?

日本新聞網站Diamond Online報導,台灣的鴻海集團(2317)已向日產汽車(Nissan)提出收購提議,做為推...

崛起全球第3大汽車巨頭?本田社長回應合併日產震撼彈

日本兩大汽車公司本田(Honda Motor)與日產(Nissan Motor)傳出研議合併可能,且三菱汽車(Mitsu...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