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媽深夜吐喪女之痛 分享這首歌「早就為我寫好的」

台股開盤上漲69點 台積電開高5元

美國再傳飛安事故!亞利桑那州機場2架飛機跑道相撞 至少1死

蘋果新款SE預計本周發表 iPhone關鍵年正式開跑

蘋果(Apple)本周預計發表的新款iPhone SE,將正式啟動蘋果智慧手機的關鍵年。路透
蘋果(Apple)本周預計發表的新款iPhone SE,將正式啟動蘋果智慧手機的關鍵年。路透

彭博記者葛曼(Mark Gurman)報導,蘋果(Apple)本周預計發表的新款iPhone SE,以及下半年問世的iPhone 17機種,可能都會搭載更具能源效益的自家數據機晶片,iPhone 17並會推出超薄機種,有望啟動蘋果智慧手機的關鍵年度。

葛曼說,蘋果本周將發布新款iPhone SE,這款入門機種螢幕變大,外觀近似iPhone 14,並搭載首個蘋果自研數據機晶片,具備A18處理器、支援人工智慧(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新款iPhone SE的Home鍵將以Face ID臉部解鎖取代,定價約500美元。

而蘋果旗艦機種將在今年稍晚成為鎂光焦點,iPhone 17與17 Pro均會導入新設計。iPhone 17系列將有全新的超薄款,這系列機種或許不會是銷售最佳的iPhone,但可能是最令人興奮的一款,結合了蘋果設計長才與更具能源效益的數據機晶片。

上述設計雖是一大升級,外界更期望能替未來的突破鋪路。更節能的自家數據晶片,將取代高通零件,最終可望讓蘋果推出摺疊式智慧機,該公司擬最快於2026年跨足摺疊機市場。葛曼並說,期望看到其他令人驚奇的功能,如螢幕下相機,或是去掉瀏海的真正全螢幕手機。

儘管iPhone在美國仍是智慧手機龍頭,但目前在技術上不再領先,內建Apple Intelligence更落後三星和Google Pixel手機所配備的Gemini。而且iPhone上次徹底改頭換面,已是五年前。

由於蘋果原本預計發展的擴增實境(AR)、智慧家庭和自駕車,進度不如預期,iPhone勢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扮演關鍵角色。

葛曼寫道,蘋果應會在2027年前發表桌上型機器人,該公司近期已擴大徵聘具相關經驗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加入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團隊。

此外,蘋果也計劃在美國、加拿大、澳洲、中國、阿聯和印度等地展店。整體而言,2025年將是蘋果大舉擴張零售業務的一年。

蘋果近期也將AppleCare保固服務改為每月或每年付費的訂閱制;iCloud+也新增了網路服務和一款名為Invites的應用程式(App),預料未來也將大幅改造其行事曆功能。

Intelligence 美國

延伸閱讀

OpenAI首款自研AI晶片今年設計完成 台積試產後明年量產

挽救市占率 中版「蘋果AI」下月上線 考慮合作DeepSeek

路透:中國搶食傳統製程晶片 台灣有機會轉型求生

北京傳擬考慮蘋果博通列入調查對象 累積美中談判籌碼

相關新聞

馬斯克開價974億美元買OpenAI 奧特曼回絕:可出97.4億買推特

由億萬富豪馬斯克領軍的一群投資人,周一主動出價約974億美元,想買下控制OpenAI的非營利組織,這讓馬斯克與他所協助...

馬斯克身價今年首度跌破4,000億美元 特斯拉股價重挫拖累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排行榜,全球首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今年身價首度跌破4,000億美元,主要是被特斯拉股價重挫拖累。不過...

金價突破2,900美元刷新高 油價、美國銅鋁期貨都大漲

國際黃金價格再創新高,周一(10日)突破每英兩2,900美元,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行動刺激了避險需求;國際原油價格大漲近2...

美股受AI股提振收高 輝達連五漲 鋼鐵股因川普關稅大漲

美國股市周一收盤走高,三大指數全面上漲,受到科技股和原物料股的支撐。

美元收斂貿易戰升溫所拉抬漲幅 日圓回貶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即將宣布鋼鋁關稅措施後,美元指數周一上漲。不過,隨著投資人對相關威脅漸感麻木,美元隨後收窄漲幅。日圓在主...

VistaJet攜大S返台花費226萬!黃仁勳、蘇姿丰都愛搭的私人包機 藏哪些富人秘密

台灣藝人大S(徐熙媛)農曆新年期間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而猝逝,消息震驚各界。2月5日下午,她的骨灰於由私人包機VistaJet運抵台北松山機場,據傳,這趟行程從東京包機回台費用超過新台幣226萬元。究竟VistaJet什麼來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