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安統籌部長:中美須先處理可能引發重大衝突的台灣問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星國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28日指出,中美當前存在三類問題:一是可能引發重大衝突的問題,如台灣問題;二是雖有深刻分歧但不足以單獨帶來衝突的問題,如貿易不平衡、保護主義政策、藥品、智慧財產權;三是全球公共事務問題。
中國和美國既然都宣示無意與對方爆發戰爭,那雙方須優先處理可能引發重大衝突的議題,例如台灣問題。這將為兩國針對建設性處理貿易不平衡、保護主義等分歧提供基礎,兩國也能在全球公共事務議題上合作。
張志賢認為,既然雙方已經表明不希望與對方開戰,那麼兩國就應該合力處理第一類問題,以便為解決第二類問題,以及在第三類問題上開展合作奠定基礎。 「但如果其中一方或雙方都認為對抗和衝突不可避免,那麼第二類和第三類問題就只會淪為為衝突做準備的籌碼。」
為慶祝成立五週年,《聯合早報》旗下英文電子雜誌「思想中國」(ThinkChina)於星期五(3月28日)在新加坡和吉隆坡,舉行首屆思想中國論壇。這場英語座談會的主題是「中國的未來:在變化的世界秩序中前進」。
活動主賓張志賢在致詞時除了探討可能影響中國未來的內部和外在因素,也聚焦中美關係。
面對當前的中美局勢,張志賢說:「無論大國或小國,都希望推進自身國家利益。然而,我們應該區分狹隘且短期的利益,與更廣泛、明智且深遠的長期利益。」
他也主張,大國是因為看重東南亞各國或本區域的自身優勢而與大家接觸,而不應僅僅為了大國競爭。雖然東南亞國家無法左右大國的決定,但較小的國家並不是無能為力,也可以有所作為。
他說,新加坡已與美國和中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以及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建立更廣泛的自貿協定網絡,如與波灣合作委員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歐盟、美國、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印度和澳洲等。
他認為,作為一個區域,東南亞國協應該繼續發展包含美國或中國;同時包含中美兩國,或中美都不包含的聯繫和夥伴關係,因為這些雙邊、多邊和小規模多邊合作能作為基石,為貿易和投資的通暢流動提供良好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