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2強震海底奇觀!泰學者揭稀有影像:魚群集體「躺平」避震

整理包/美公布對等關稅前夕 一口氣點出對台灣「這些貿易壁壘」關切

雙薪3口之家月花11萬!「兩大開銷魔王」害夫妻慘淪月光族

美股重挫 專家:關稅情勢明朗或轉折

美國股市廿八日大跌,因通膨回升,消費者信心惡化,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動作頻頻,投資人憂心美國恐正步入停滯性通膨。投資人如今寄望四月二日釐清最新關稅情勢之後,或許會出現轉機。

美股已連續三日下跌,道瓊工業指數周五大跌逾七百點,創下三月十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普五百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更深達百分之二和百分之二點七。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跌了十個基點,收在百分之四點二六,金價再創新高,反映投資人避往較安全資產。

令人憂心的跡象,包括聯準會(Fed)偏好的通膨指標升溫,二月不計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年增百分之二點八;消費者信心也進一步惡化,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整體指數降至五十七,寫二○二二年以來最低。

ING經濟學家奈特利說:「美國經濟數據只會加劇市場對停滯性通膨的疑慮。通膨升溫、消費支出降溫,恐怕會因為川普總統強硬關稅措施和政府削減支出,而更加惡化。」

不過,不乏投資人認為,川普二日將公布對等關稅細節,本周也將實施汽車關稅,不無可能是市場的轉折點。

Navellier&Associates創辦人納維利耶發布報告說,「如果關稅最終只為換來貿易夥伴讓步,而AI(人工智慧)題材又為大型科技股帶來新一波動能,或許回頭來看,現今正是絕佳的買進時機」。

德銀證券美國資深經濟研究員萊恩(Brett Ryan)說:「如果關稅措施不再有進一步舉動,也消除不確定性,市場可能會出現短暫反彈,但我認為反彈後仍有賣壓,因為只要不撤回關稅,對市場來說都是利空。」

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哈奈特則認為,比起二日將宣布的關稅,四月四日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可能更關鍵。據道瓊社調查,分析師預料美國三月僅增十四萬個職位。哈奈特警告,若數據低於十萬,則代表經濟「硬著陸」,美股恐繼續探底。

指數 美國 通膨

延伸閱讀

不放過其他國家!川普反DEI大棒指向歐洲 要求歐企遵守規定

「新聞自由的勝利」川普揮刀砍美國之音 聯邦法官出手阻止

積極伸援手?緬甸強震川普喊「願意幫忙」 美國務卿發文疑洩態度

加美機票預訂4至9月急挫75% 旅遊商機前所未見的崩潰

相關新聞

目標超越台積電!英特爾CEO陳立武首公開演說 主打美國牌合作川普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3月31日於「2025年願景大會」發表演說,表態將堅守晶圓代工事業,並預計在...

美股早盤/黑色星期一四大指數開低走低 標普500測試關鍵支撐

美國股市3月31日早盤繼續大跌,以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崩跌逾2%最重;標普500指數也跌逾1%,跌破3月13日前波低點,趨向...

馬斯克重整NASA 拉抬SpaceX 預料引發國會議員不滿

美國總統川普最高顧問的全球首富馬斯克,對聯邦預算、人事及科技系統都擁有非凡影響力,知情人士透露,他正在重新訂定太空總署(...

「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 台灣獲18獎僅次於美國

「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將在佛羅里達州頒獎,台灣今年共有18項技術入圍,僅次於美國;工研院...

恐成致命血滴子!1.3億太空垃圾天上飛 圖解究竟多危險

2025年元旦前夕,一個直徑約2.5公尺、重達500公斤的巨型環狀金屬物體從天而降到肯亞村莊,讓當地居民驚恐不已,肯亞太空總署(KSA)研判,該物體為運載火箭的分離環;無獨有偶,2025年3月,馬斯克旗下SpaceX的重型運載火箭星艦(Starship)在太空解體,宣告第8次試飛失敗,炙熱的碎片劃過佛羅里達州南部與巴哈馬上空,讓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緊急針對多座機場發布停飛令。 這2起事件,都凸顯出太空垃圾(space debris)正對地球安全、環境生態帶來威脅。歐洲太空總署(ESA)太空垃圾辦公室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21日,地球軌道附近約有1.3億個大小超過1釐米的可追蹤殘骸。這些碎片看似微小,但在太空高速下都可能帶來致命破壞,火箭解體的劇毒燃料更可能衝擊環境及人體健康,當各國都在往太空「塞」東西同時,一場新型危機也因應而生。...

美元兌日圓、歐元走升 隨風險資產反彈

美元兌日圓和歐元周一(3月31日)走強,但月線創2022年底以來最大跌幅,因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使交易者大多持觀望態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