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BA/柯瑞下半場狂轟25分 里夫斯9記三分球難救湖人

可能再被捕入獄?尹錫悅出險招 被彈劾後前途恐比朴槿惠更凶險

有錢有閒卻不愛出國旅遊?網曝「兩類人」出國不是唯一選項

星智庫報告:美國超越中國 重回東南亞首選合作地位

美中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美中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新加坡智庫今天發布報告指出,當東南亞受訪者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時,逾半更多人選擇美國、一反去年的趨勢;而最關注的地緣政治議題,依序為南海局勢、全球詐騙、美國新政府。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Ishak Institute)今天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2025」(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5),分析東南亞對美中兩國的觀感與信任度,並針對多個備受關注的地緣政治議題進行意見調查。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東南亞區域最具經濟、政治和戰略影響力的國家,但比率已從去年的43.9%降為今年的37.9%。

而在被迫選邊站的議題,選擇美國的受訪者(52.3%)比選擇中國(47.7%)來得多,一反去年的調查結果。去年調查結果為若東協人民必須選邊站,50.5%的受訪者會選擇中國,49.5%傾向美國,那是2020年調查以來,中國首度超越美國。

亞洲新聞台(CNA)以「美國重回東南亞首選合作地位、超越中國」(US regains edge over China aspreferred partner in Southeast Asia)為標題報導,聯合早報則以「東南亞人對川普2.0寄以期望」為標題報導。

針對地緣政治議題,今年調查顯示,51.6%受訪者最關注南海緊張局勢,取代去年以46.5%排在首位的以哈衝突。69.5%受訪者認為應堅持國際法原則,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以及2016年南海仲裁裁決。另有46.1%受訪者支持透過參與聯合軍演等活動提升威懾力,以雙邊談判解決爭端的36%則排在第3位。

而全球詐騙活動被48.1%受訪者排在第2關注議題。中國演員王星在泰國被綁架至緬甸詐騙園區事件,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46.9%受訪者認為,美國新政府為東南亞國家第3大政治關注焦點。

川普(Donald Trump)展開第2個總統任期,他宣布對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60國訂定高額關稅稅率。這形同美國貿易政策出現根本性翻轉,規模為二戰結束以來所僅見。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曾告訴中央社,美軍的部署降低東南亞國家之間衝突的可能性,讓區域更專注於經濟發展,各界可以辯論這樣的發展是否足夠公正,但二戰後美國在東南亞的角色為區域為不少方面帶來效益,中國雖然給予不少經濟機會和注入資金,但中國因自身經濟發展等問題受到一定侷限,且與不少東南亞國家有領土爭端,強悍民族主義也漸讓有多元族群的東南亞產生警惕。

東南亞 經濟發展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對等關稅怎得出 紐約時報揭算法「超簡單」

憂經濟受對等關稅衝擊 韓代理總統盼與美方會談

美課台32%關稅 學者指台灣活路: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

美祭34%關稅!中事先收緊中企對美直接投資 當談判籌碼

相關新聞

Fed今年降息更多還是根本不降?市場看法大分岐

瑞銀(UBS)全球財富管理投資長海菲爾(Mark Haefele)在瑞士蘇黎世當地時間3日凌晨2點左右,就美國總統川普新...

Fed兩官員:利率定位仍然良好 不急於調整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傑佛森周四(3日)表示,儘管美國貿易、移民和監管政策的重大變化導致經濟前景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當...

油價暴跌逾6%、創兩年多來最大跌幅 金價也由高點回落

國際油價周四(3日)暴跌超過6%,創下兩年多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受到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

美元與風險資產哀鴻遍野 老債王葛洛斯警告現在抄底美股是接飛刀

「美國優先」的交易策略隨著全球市場的劇烈震盪而土崩瓦解,與美國經濟高度掛鉤的股票和美元聯袂下挫。華爾街對川普關稅反應劇烈...

台積電ADR大跌7.64% 較台北交易溢價縮小至11%

台積電ADR周四(3日)大跌7.64%,失守160美元關卡,收在157.38美元,較台北交易溢價縮小至11%。費城半導體...

美媒:英特爾、台積電初步同意成立晶片製造合資企業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今天報導,2名參與相關討論的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與台積電已達成初步協議,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