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智庫報告:美國超越中國 重回東南亞首選合作地位

新加坡智庫今天發布報告指出,當東南亞受訪者被迫在美中之間選邊時,逾半更多人選擇美國、一反去年的趨勢;而最關注的地緣政治議題,依序為南海局勢、全球詐騙、美國新政府。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Ishak Institute)今天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2025」(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5),分析東南亞對美中兩國的觀感與信任度,並針對多個備受關注的地緣政治議題進行意見調查。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東南亞區域最具經濟、政治和戰略影響力的國家,但比率已從去年的43.9%降為今年的37.9%。
而在被迫選邊站的議題,選擇美國的受訪者(52.3%)比選擇中國(47.7%)來得多,一反去年的調查結果。去年調查結果為若東協人民必須選邊站,50.5%的受訪者會選擇中國,49.5%傾向美國,那是2020年調查以來,中國首度超越美國。
亞洲新聞台(CNA)以「美國重回東南亞首選合作地位、超越中國」(US regains edge over China aspreferred partner in Southeast Asia)為標題報導,聯合早報則以「東南亞人對川普2.0寄以期望」為標題報導。
針對地緣政治議題,今年調查顯示,51.6%受訪者最關注南海緊張局勢,取代去年以46.5%排在首位的以哈衝突。69.5%受訪者認為應堅持國際法原則,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以及2016年南海仲裁裁決。另有46.1%受訪者支持透過參與聯合軍演等活動提升威懾力,以雙邊談判解決爭端的36%則排在第3位。
而全球詐騙活動被48.1%受訪者排在第2關注議題。中國演員王星在泰國被綁架至緬甸詐騙園區事件,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46.9%受訪者認為,美國新政府為東南亞國家第3大政治關注焦點。
川普(Donald Trump)展開第2個總統任期,他宣布對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60國訂定高額關稅稅率。這形同美國貿易政策出現根本性翻轉,規模為二戰結束以來所僅見。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曾告訴中央社,美軍的部署降低東南亞國家之間衝突的可能性,讓區域更專注於經濟發展,各界可以辯論這樣的發展是否足夠公正,但二戰後美國在東南亞的角色為區域為不少方面帶來效益,中國雖然給予不少經濟機會和注入資金,但中國因自身經濟發展等問題受到一定侷限,且與不少東南亞國家有領土爭端,強悍民族主義也漸讓有多元族群的東南亞產生警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