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盪「退休危險期」面臨財務最脆弱 5個方法避險

川普新關稅引發全球股市震盪,紐約時報4日分析,再過五年即將退休或退休未滿五年的民眾,目前財務處境最為脆弱,應該思考如何保護資產。
「處變不驚」、「別聽雜音」、「把重點放在長期目標」是理財專家在股市低迷時期給投資人的建議,因為經過10年、20年或更常時間,股市可望回春。然而,沒有10年或10年以上時間可以消磨的退休族,又該怎麼辦?
報導指出,再過幾年就要退休與才剛退休的民眾,在當年金融環境底下,財務處境尤其脆弱。如果目前仍在上班,經濟衰退來臨時可能被迫比預期提早離開職場,能為退休儲蓄的時間因此縮短,必須吃老本過日子的歲月拉長。不管是屆齡退休或才剛退休的民眾,股市暴跌代表著儲蓄恐將蒸發的風險大增。
「退休計畫指南」(Retirement Planning Guidebook)作者、美國金融服務學院教授法奧(Wade Pfau)表示,股市與經濟表現好壞,對即將退休與剛退休民眾的整體退休規畫來說,有著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
不少理財專家經常以「退休危險期」形容退休之前與之後五年,呼籲民眾要以積極態度避險,五大建議包括:
打造足夠的現金儲備
理財專家建議,要避免退休儲蓄用光的窘況,可以把足夠的現金挪至可靠的現金投資,例如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s)、財政部發行的短期國債,因應退休生涯最初兩、三年的生活開支。
猶他州財務顧問規畫機構「退休建議」(Retirement Advice)創辦人惠特克(Mark Whitaker)說,無法預測何時賣股票是最佳時機,因此接下來幾個月,不妨將退休生活最初幾年需要使用的資金,以分批等額(equal installments)的方式從股票逐漸轉為現金。
稍微調整投資組合
為了降低退休帳戶的虧損風險,專家建議可以把更多資產轉入債券,因為從歷史角度來看,當股市受挫時,債券損失比股票來得少。史坦普500指數(S&P 500 index)在2023年、2024年分別大漲26%與25%,如果到現在一直還沒有重新調整投資組合,現在尤顯重要。
改變消費習慣
如果還在上班,沒有花費的每一塊錢都要存起來,為經濟衰退與股票熊市未雨綢繆。如果已經退休,沒有花費的每一塊錢,就代表不必從退休存款多提一元出來救急。
理財專家布拉克斯登(Lazetta Rainey Braxton)說,檢討可支配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花費,找出可以策略精簡的項目,出門旅遊若要花5000元或1萬元,或許就不是出遊理想時機,給兒孫買禮物開銷也要減少。
擬妥第一備案甚至第二備案
哈佛商學院名譽退休教授艾馬比爾(Teresa Amabile)說,對於退休生活可以做出三種假設,理想版、縮減版、拮据版,根據不同狀況做出規畫,例如理想版是在氣候溫暖地區買下第二棟房子,做為冬季避寒住家,縮減版改為冬季租用海灘度假屋,拮据版則冬季出門旅行或賣掉大房子改住小房子,好讓手邊有更多現金可以旅行。
盡可能留在職場久一點
法奧指出,工作時間盡可能拉長,對於增進退休資金而言具有強大效果,較能因應退休之後的各種開銷。已退休民眾可考慮打工賺取收入,減少退休存款的提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