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宣布投資美國 專家:鴻海是前車之鑑

輝達宣布與台積電、鴻海、緯創等製造夥伴,擬投資興建5000億美元的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並在美國打造AI超級電腦,微軟全球網路安全和AI政策主任巴茨(Nicholas Butts)認為,參考鴻海的案例,還是必須觀察未來能否兌現。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14日邀請「科技冷戰:科技的地緣政治」(Tech Cold War: The Geopolitics of Technology)一書的兩位作者巴茨和史汀生中心資深研究員包姆斯(Ansgar Baums)舉行座談會。
針對輝達宣布最新的對美投資案,巴茨以鴻海2018年承諾投資威斯康辛州(Wisconsin)為例,認為還是要端看5年後、10年後之後能否兌現計畫。
鴻海2018年承諾在威州設廠,規畫在4年內投入百億美元,於瑞辛郡蒙特普萊森打造液晶顯示面板(LCD)工廠,預計創造上萬就業機會,最後卻跳票。
巴茨認為,由於這項計畫的時間超過美國總統川普的任期,巴茨懷疑,如果美國的政治情況改變,投資的承諾是否還會繼續下去。
至於美中陷入關稅戰,巴茨指出,這次的情況與川普第一任期的時候無異,不過中國大陸已經對兩國的關稅戰更有經驗,懂得如何應對進退;不過,巴茨也認為,若美中之間的科技冷戰持續下去,各國勢必要選邊站,指沒有國家有能力持續負擔建構兩套系統的成本。
包姆斯則肯定台灣在世界半導體產業鍊的重要性,認為台灣目前的地位無可取代;雖然大家都在討論半導體到美國投資,但科技業者都知道,台灣在接下來20年都會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你認為我們可以在5年內與台灣脫鉤,這是個錯誤,不可能發生。這就是現實。」
包姆斯因此認為,台海若爆發衝突,對世界GDP的影響將會是場慘劇;他也因此非常擔憂台海的情況,認為過去30、40年來,世界全然沒有考慮到產業韌性,只想到效率,才會把產業鍊建立在地緣政治最不穩定的地區上,「就像把孩子送到最糟糕的社區上學。」
包姆斯說,台海地區現在出現太多涉及海軍、海巡等活動,卻太少穩定的溝通管道來迴避情勢升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