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智利規模7.5強震 氣象署:恐在太平洋地區引發海嘯威脅

美股早盤/4月就業優於預期 道瓊大漲450點、台積電ADR跳漲3%

蘋果預估關稅將導致Q3成本增9億美元 股價走弱

蘋果公司(Apple)今天預估,如果關稅稅率不變,截至6月季度成本將因關稅影響增加約9億美元。蘋果公布財報後,股價下跌2.8%。

路透社報導,儘管財報優於分析師預期,投資人仍把焦點放在關稅衍生的憂慮將如何影響下一季的表現。

總部設於加州古柏迪諾(Cupertino)的蘋果公布,截至今年3月29日的本會計年度第2季銷售和獲利分別為953.6億美元和每股1.65美元,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彙整分析師預估為946.8億美元和每股1.63美元。

第2季iPhone銷售達468.4億美元,LSEG彙整分析師預估為461.7億美元。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在公司改變供應鏈庫存措施下,第2季受關稅「影響有限」。

但庫克指出,對截至6月的第3季而言,「假設目前全球關稅稅率、政策和應用在本季度剩餘時間內沒有改變,也未增加新的關稅,我們預計(關稅)影響將使成本增加9億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分析師彭恩(Jacob Bourne)說:「這家公司將生產製造轉移至印度的計畫引發一連串迫切的問題,包括執行時間表、產能限制,以及潛在無法避免的成本增加,這些成本增加將削減利潤、轉嫁給消費者或產生多種後果。」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目前已豁免電子產品關稅,但華府表示,未來數週將推出部分關稅。這些不確定因素讓9成產品在中國製造的蘋果股價今年累跌約15%,市值縮減逾6000億美元。

反觀微軟公司(Microsoft)公布樂觀財測激勵股價走強,市值來到3.2兆美元,擠下蘋果登上全球最有價值企業寶座。

路透社先前報導,蘋果試圖把銷往美國的iPhone製造轉移至印度,以降低關稅影響。分析師預期,蘋果將透過供應鏈分攤部分關稅成本,同時在面臨激烈競爭和延緩推出Siri語音助理改進等關鍵人工智慧(AI)功能之際,盡量將漲價幅度壓到最低以避免市占流失。

庫克今天告訴路透社,第2季季初和季末的iPhone庫存量相當,意味著這段期間未累積龐大庫存。

他說,iPhone 16e帶動了手機銷售,這款價格599美元的中階機型配備蘋果首款客製化數據機晶片。

蘋果表示,大中華區銷售降至160億美元,優於投資研究公司Visible Alpha彙整分析師預估的159億美元。蘋果在中國面臨華為和小米等激烈競爭,且尚未推出近1年前宣布的AI重要功能。

路透社曾報導,蘋果已與阿里巴巴合作,將在中國推出AI功能,但蘋果迄今未表明這些功能何時啟用。

此外,蘋果表示,服務部門銷售達266.5億美元,略遜於LSEG彙整的266.9億美元預估。

蘋果含AirPods的配件和穿戴式裝置部門營收達75.2億美元,而LSEG資料顯示預估為78.5億美元。

iPad和Mac銷售分別達64.0億美元和79.5億美元,而分析師預估為60.7億美元和79.2億美元。

蘋果還表示,每股現金股利將增加4%至26美分,董事會也已同意增加1000億美元用於庫藏股計畫。

供應鏈 分析師 庫存

延伸閱讀

重電族群點火飆漲 關稅成後續觀察重點

兵凶戰危加關稅…國際動盪又大罷免 朱立倫批:只為一黨之私

蘋果財報出爐 法人僅維持大立光買進評等

關稅風暴 學者:實質性衝擊Q3顯現

相關新聞

美股早盤/4月就業優於預期 道瓊大漲450點、台積電ADR跳漲3%

上月的非農就業數據優於預期,加上中國大陸展現貿易談判意願,帶動紐約三大指數2日早盤全面上漲,道瓊工業指數大漲450點。若...

此時不買股更待何時?「股神」巴菲特最愛指標亮綠燈

傳奇投資人巴菲特青睞的一個重要價位指標顯示,儘管美國股市近幾周強勁反彈,目前美股仍相對便宜,強化美股仍有上漲空間的看法。

美限制H20晶片銷中後 美媒:輝達再為大陸特製晶片

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今天報導,半導體公司輝達已通知部分最大中國客戶,輝達正在調整其人工智慧晶片設計...

不再怕被收佣金了!蘋果App Store修改指引 允許外部支付

遊戲公司Epic Games先前針對應用程式外部購買限制,向蘋果提出訴訟,判決結果在1日出爐,美國法院要求蘋果取消應用程...

亞馬遜才剛警告貿易戰衝擊 貝佐斯爆計劃出售47.5億美元持股

申報資料顯示,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出售價值高達47.5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亞馬...

歐元區4月通膨率維持2.2% 略高於分析師預期

歐盟統計局(Eurostat)今天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歐元區4月通膨率年增2.2%,該數據跟3月相同,並略高於分析師預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