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雙桶屍死刑犯徐德益都認罪 今改口少女被殺不是為錢是因裸照

女童弄溼特斯拉其實1毛錢都免賠? 律師指Uber司機嗆這句涉公然侮辱罪

日本「棄嬰保溫箱」:醫院如何援救弱勢孕婦與嬰兒?

美國施壓致亞幣走強?韓央行總裁說法「有詮釋空間」

比較各家韓媒說法,比起確認美國施壓,李昌鏞的說法可能留有詮釋空間。(美聯社)
比較各家韓媒說法,比起確認美國施壓,李昌鏞的說法可能留有詮釋空間。(美聯社)

台幣近日猛烈升值引發關注,媒體引述南韓銀行(南韓中央銀行)總裁李昌鏞說法,稱美國政府施壓亞洲國家要求貨幣升值。但比較各家韓媒說法,比起確認美國施壓,李昌鏞的說法可能留有詮釋空間。

李昌鏞是在義大利米蘭出席亞洲開發銀行(ADB)第58屆理事會年會期間,於記者懇談會中作出上述表態。

相較於正式記者會,「記者懇談會」偏向為記者釋疑、說明議題背景的會面。由於在海外舉行,參與的媒體可想而知較為有限,實際在現場的媒體只有韓聯社、亞洲經濟、Newsis通訊社等;其他報導的多數媒體並未到現場,可能是轉載這幾家媒體,或透過韓銀官員轉述得知內容。

韓聯社作為南韓國家通訊社,被一般綜合媒體引述的情形最廣泛;首爾經濟、MBN等偏財經專門媒體,引述內容則較接近主要財經報之一的「亞洲經濟」。

在韓聯社及中央日報英文版中,引述李昌鏞就亞洲貨幣走強的背景說明時,提到「美國政府對亞洲國家的壓力」(U.S. administration's pressure on Asiancountries),直指亞洲國家貨幣升值背後有美國政府施壓,但若閱讀各家韓媒的韓文版報導,則有不同說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在韓聯社、聯合電視新聞台(YTN Television)等綜合媒體相關報導中,引述李昌鏞說「得知美國與個別國家會面同時,談及匯率議題…第二點則是因為美中談判可能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升高」,或「美國與個別國家會面,對匯率升值施壓…」,報導中較明確提到「美國施壓」。

MBN、首爾經濟、亞洲經濟等偏財經專門媒體的報導,引述內容有些微不同。在這些報導中,李昌鏞談及亞洲貨幣走強的原因之一為「美國與個別國家會面時談及匯率的說法」、「美國與個別國家會面同時,談及匯率議題的傳聞在市場傳開」;這樣的說法明顯更委婉,只是描述市場的猜測。

在南韓最大民營通訊社Newsis同一名記者的不同篇報導中,分別出現上述兩種內容。由此可見,李昌鏞可能重複說了同樣的內容,但用詞有些許差異,或留有詮釋空間,導致韓媒報導內容有出入。

雖然各家韓媒引述李昌鏞談話內容有出入,但並未在南韓引發討論,南韓銀行也沒有特別出面澄清。

另一方面,在韓聯社等媒體的報導中,用到得知(알려진다)這個動詞。

「得知」的方式可能是傳聞、也可能是被證實的說法,加上韓文句子經常省略主詞,若要一字一句解析,實際上難以確定李昌鏞若提到「美國施壓」,到底是指市場傳聞、預期,或者官員的消息已獲得確切證實。

台幣 美國 貨幣

延伸閱讀

洗產地嫌疑加重 越南4月對美出口、從陸進口雙創高

亞幣升勢旺…是美國施壓的? 一文看懂南韓央行總裁在說什麼

美進出口量暴跌 大豆玉米等主要農產品首當其衝

美國沒施壓升值…單純壽險、禿鷹、進口商導致?他斷言:那就是央行失職

相關新聞

低調的繼位者!股神巴菲特接班人「阿貝爾」到底是誰?

「股神」巴菲特將於2025年底宣布退休,轉任波克夏海瑟威董事長,執行長一職將由副董事長阿貝爾接任。這也是波克夏數十年來,第一次更換執行長。當前波克夏持有約3500億美元的現金,市場高度關注這位「低調的

繼NVIDIA黃仁勳後 AMD蘇姿丰也疾呼中國大陸是AI「大商機」

繼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警告措施中國大陸人工智慧(AI)市場會是「莫大損失」後,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7日...

川普關稅可能延遲降息一年!專家解讀美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隱諱暗示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明確表示,在貿易政策走向更明朗之前,他不會倉促降息。金融專欄作家亞蘭茲(Brett Aren...

受匯率和油價下跌影響 好市多4月銷售成長放緩

今年以來業績一直很強勁的好市多(Costco),開出現出現消費需求減弱的跡象。4月銷售年增7%至212億美元,增幅小於3...

虛擬「數位電池」假投資詐騙 中美洲多國民眾受害

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多明尼加等中美洲國家,近期出現宣稱以「數位電池」虛擬挖礦,或是能源項目等假投資真詐騙手法,瓜地馬拉司...

Nvidia股價尾盤急彈!「川普廢拜登AI晶片出口禁令」上演慶祝行情

美國總統川普擬取消拜登任內制定的AI晶片出口分級管制規定,消息傳出激勵輝達(Nvidia)股價在周三尾盤急彈,收漲3.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